8月13日上午,“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活动在扬州启动。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20多家媒体齐聚大运河原点城市,开启大运河的文化寻根与发现新生之旅。
航拍江都水利枢纽。人民网 余乐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江清水跨级北上
“累计运行6163天、抽水总量807.6亿立方米”,第四抽水站泵房大屏幕上实时记录着江都水利枢纽运行数据。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由4座大型泵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套闸、2座涵洞、2条鱼道及输配电、引河工程组成,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重“量”,更要重“质”。为保障“一江清水向北送”,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防治作为系统工作统筹实施。首倡并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系统实施“清水”“清废”“清企”行动,以县为单元开展岸线生态修复……在扬州市的推动下,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如今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游学人员近200万人次。“大力发展水情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钱邦永介绍,当地依托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和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意识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复建的文汇阁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人民网 余乐摄
古阁重现 展藏合一
大运河水脉源远流长,孕育了扬州文脉的深厚底蕴。采访团在扬州的第二站来到了文汇阁。作为清代贮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楼之一,文汇阁于今年4 月复建完成并正式开放,如今已经成为运河文化的新地标。
人民网在现场看到,复建的文汇阁,曲径通幽、古朴典雅,严格依据历史上的图文史料设计重建;楼阁周边水系环抱,五亭一廊将全园分成南“水苑”、北“山院”;作为文汇阁景区主楼,文汇阁一楼被辟为“文汇阁历史文化展陈”,二、三楼则收藏历时12年复制完成的《四库全书》一部。
“很多市民只知道《四库全书》却不知道扬州有着藏书的历史。明白书从哪里来、又为何一定要放在扬州,是能够激发扬州人自豪感的一件事,对于文脉传承尤其有意义。”扬州国旅文汇阁管理部讲解员李佳说。在文汇阁负一层,这里还设置了扬州历史文化特色书店、喜马拉雅听书墙、非遗展示等多元功能区域,将藏和展相互综合,打造可供市民游客探究古书典籍的研学基地和休闲平台。
航拍三湾湿地公园。扬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生态修复 古运新生
扬州运河三湾段是古代扬州城南的水陆门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湾片区聚集了农药、皮革、建材等80多家工业企业,对运河尤其是三湾片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2016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环境问题中,扬州三湾赫然在列。
以这次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扬州快刀斩乱麻,从搬迁企业、拆除码头、清理违建着手,推进三湾周边的农药厂、制药厂、食品厂等工业企业逐一搬迁,退让出来的土地有序开展污染治理,同步实施水系疏浚、驳岸改造、湿地生态修复。据统计,在督察整改和生态修复期间,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退耕及修复湿地680亩。以运河三湾建设为“点”,周边环境整治为“线”,东南片区改造成“面”,同步配建七里河公园等一批生态休闲公园,昔日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成了市民交口称赞的“幸福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一座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生态以及科技面貌的“百科全书”式建筑——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终选址三湾。
关键词: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丨从运河原点城市出发 感受千年运河“古运新生” 8月13日上午,“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活
在运河原点看水脉悠悠文脉汤汤 中国网扬州8月13日讯(记者李培刚)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新时代 我在中国|在曲阜感悟千载儒风圣韵 英国人马克被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深深吸引,怀着朝圣的心来到了孔子的家
Action plan to boost China's rural-region commerce ThisphotoshowsZengMei eworkingathergrocerystoreinDatangVillageofLo
美总统参选人承认美国在乌克兰有生物实验室:用于生产违禁生物武器 小肯尼迪(左)接受采访(视频截图)海外网8月16日电据伊朗英语电视台
西藏日土:夏日班公湖碧波潋滟 绿色,是雪域高原鲜明的底色。在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记者
全省首批!常州“国”字号早稻开镰收割 秋,禾谷熟也。立秋之后,记者在常州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看到,连片的早
沿着大运河 探寻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15日电(记者张秋红)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
九省通衢淮安昔日南船北马 如今运河就在百姓家 中国网淮安8月14日讯(记者李培刚)8月14日,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
【地评线】听·见︱“寒门”依然“出贵子”,奋斗终是关键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来源:人民日报新江
粤港澳大湾区创客交流会暨文创共建系列活动在南海启动 佛山两家商店入选湾区文创市集 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创客交流会...
援疆医生郭秀娟:跨越千里守护“心灵的窗户” 佛山新闻讯记者钟修程、梁少珊报道...
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助力制造业当家落地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麦靖怡通讯员赵艳...
新使命!“大塘黑皮冬瓜”变身三水-郁南共建富民产业的新桥梁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麦燕文,通讯员三...
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173亿元,你看了哪几部? 来自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8...
扬电公司党建成果获评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日前,2023年全国企业党建(案例)...
快讯2023-08-16 14:01:26 8月16日电,英国7月CPI同比增长6 ...
冠军!降级!去亚冠!11轮不胜!泰山克星南通支云要踩着泰山夺冠 冠军!降级!去亚冠!11轮不胜!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