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6月10日电题:他们没有考上大学,却成了世界冠军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陈凡靖
一张图纸,一台电脑,一个计时器,一双眼睛不时在图纸和电脑屏幕之间切换,一阵阵哒哒的键盘和鼠标敲击声后,一组参数计算完毕,导入铣床的数控系统,刀头与金属胚之间发出呲呲的摩擦声,火花四溅,片刻,一个工件“新鲜出炉”,平滑的曲面闪闪发亮,折射出工业之美。
(资料图片)
6月9日,学生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内上课。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这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数控铣床集训基地的日常景象,学生们正在紧张备战,而两位老师则在一旁不时指点着。
这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学校,已经培养出10位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选手——他们没有考上大学,但他们是世界冠军。他们有的留在学校,培养下一批冠军。有的进入企业,成为高精密制造的能手。
6月9日,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杨登辉老师(左)在指导学生。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杨登辉,1997年出生,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
周楚杰,1999年出生,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最年轻的教师。
而这两位老师,在一年前,还是师徒关系。
周楚杰出生在佛山顺德的一个农村家庭,初中毕业前,他的叔父曾经带他参观过一家工厂的数控车间。
“在干净整洁的车间里,身穿灰蓝色工服的师傅们全神贯注,一个一个亮锃锃的工件在他们操作的设备里诞生,就在那时,我对技术工人第一次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靠自己的技术创造出产品,有一技之长,人人都了不起。”周楚杰说。
这个当时只有15岁的小伙子初中毕业后进入顺德一所中专学习数控加工,2017年,他在学校食堂的电视上看到了中国代表团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斩获多枚金牌的画面。“我激动得一宿没睡,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出现:我能不能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6月9日,学生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内上课。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怀揣梦想,周楚杰在中专毕业后进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专攻数控铣床,进入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队,而他的老师,恰恰就是周楚杰中专时候在食堂电视上看到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冠军杨登辉。
周楚杰复制着自己老师的汗水与荣耀之路,每天从7点开始训练,直到晚上12点才休息,终于在一众选拔队成员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队前往德国参加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
3天3个模块,连续18个小时在冒着火花的机床和电脑之间穿梭,凭着稳定的发挥,周楚杰登上了数控铣项目的最高领奖台——而这已经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在这个项目上的四连冠。
最近10年,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选手5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共荣获10枚金牌、3枚银牌和4枚铜牌。
6月9日,学生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内上课。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叶军锋的眼里,金牌是荣耀,是榜样,更能够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
“通过参加世赛,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做到一毕业就能就业上岗,一上岗就能直接为企业生产作出贡献。”他介绍,学院服务于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了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等7个专业群,使教学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在该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的中德西门子技术(中国)国际学院,一堂实操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上手操作。
“让我在教室里对着一本书,我是坐不住的,但这种操作课程我就觉得很有趣,我就学得很快。”一位学生说。
6月9日,学生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内上课。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也贯穿在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全过程,该校与包括西门子等16家世界500强在内的300多家国内外名企建立了“广东省机械技能联盟”,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而合作企业则每年向学院提供超过1.7万个就业岗位。
这种校企良性互动、产教紧密融合的方式,也让技能人才的数量更多,质量更优。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占比达到34.1%。这是支撑这个制造业大省的最大底气。
“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并不是要进入大学才算成功,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投入这一片蓝海。”叶军锋说。
关键词:
关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他们没有考上大学,却成了世界冠军 新华社广州6月10日电题:他们没有考上大学,却成了世界冠军新华社记者
分会场展现文化产业累累硕果 【聚焦深圳文博会】走过19个年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文博会:“科技+创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7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
实时焦点:江苏扬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百场活动 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扬州网讯(记者王鹏王璐绘图沈江江)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扬州
夏粮抢收忙 颗粒皆归仓 江苏淮安多措并举做好“三夏”服务工作 今亮点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6月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的田野里
江苏如东:“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 “无人农场”上演夏收盛况 沃野千里,麦浪翻滚。金灿灿的麦田里,一台智能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只
【三夏一线】全省小麦收获进度近七成 当前,全省夏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连日
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江苏端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41项文化大餐-最新 6月10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天天速递!小菜坛里的百亿产业(经济新方位·衣食住行看转型) 图为“中国泡菜城”园区企业引入的自动化生产线在进行产品包装分拣。“
用扎念琴奏响文化传承之声 焦点热文 娘嘎扎念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布次旦。人民网记者次仁罗布摄人民网山南6
日本不应追随美国搞集团对抗(国际论坛) 对日本政治家来说,治理国家的要义...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芬兰商会报告:中国经济增长为芬企提供新机遇-全球速读 新华社赫尔辛基6月9日电(记者陈静...
2023年高考落幕:是终点,更是起点|观速讯 6月10日,随着北京、山东等地高考...
当前速读:南海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第五届竹编文化节举行 6月10日,丹灶青少年参加竹编大赛...
6月9日,杭州市区二手房成交124套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姚曹洁
建行汽车卡 建行汽车卡专项积分如何获取 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建...
全球短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在智慧港口见证大湾区经济活力——广州南沙港走访... 提到港口,你会想到什么?头戴安全...
全球速看:揭秘高校食堂外包生意 近日,江西“高校食堂吃出疑似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