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27日 第10 版)
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
【资料图】
新华社发
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表决批准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法案授权的2023财年国防经费达到创纪录的8579亿美元,超出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国防预算申请450亿美元,较前一财年的授权额度增加800亿美元。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称,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关注美国同中国及俄罗斯“战略竞争”、发展“颠覆性技术”、升级装备等内容。
空前一致
据法国24电视台报道,12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3比11的压倒性多数支持通过《国防授权法案》。12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已经高票通过该法案。该法案将在拜登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滕建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当前,美国两党在安全领域达成空前一致,即必须维护美国全球霸权地位。从国防授权法案可以看出:美国政治精英着眼于在未来10到20年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希望将安全战略、对外政策聚焦亚太地区,展开所谓“大国竞争”;而美国商业利益集团更多着眼于眼前利益,希望抓牢在欧洲的商业利润,不断从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谋取利益。因此,美国在国防预算中作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两线作战”的安排。
在亚太地区,根据法案,美国将继续为“太平洋威慑倡议”拨款,该倡议旨在为美国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提供资金,提高美国在该地区的战备水平和反应能力。法案还包含所谓“强化台湾韧性法”,这是美国首个对台国防现代化计划,授权美国从2023年至2027年向台提供100亿美元军事财政援助以及高达10亿美元的武器和弹药,以建立应对紧急事态的“地区应急储备”。
在欧洲地区,法案延长和修改“乌克兰安全援助计划”,2023财年授权向乌方提供8亿美元安全援助,较去年高出5亿美元。法案还将通过简化采办要求、授权多年采购等方式,加快向乌方交付弹药、补充军火库存。此外,法案将为“欧洲威慑倡议”拨款60亿美元,增强美国驻欧洲部队战备能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在美国2023财年新增预算中,军费增长最明显的领域主要有3个:军事基础研发领域,研发总资金规模比去年增加约20%;海军领域,在海军没有提出相关计划的情况下,增加波特级驱逐舰、海基核巡航导弹等相关国防支出计划;国防整体供应链领域,对供应链能源转型有较大投入,为未来美国全球军事供应链运行维护和后勤体系改革提供支持。
谋求霸权
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斯蒂芬·塞姆勒表示,冷战时期美国军费顶峰同当下相比也相形见绌,政客们更在乎五角大楼钱够不够花,而不在意美国民众日子过得怎么样。
李峥认为,美国国防预算不断攀升,受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其一,美国目前高涨的通胀水平是直接原因。其二,美国国会将军费开支作为促进地方经济恢复、提升就业的重要动力,每年国防预算已成为地方获得拨款的重要来源。其三,美国面临外部支出的“硬性压力”,对乌克兰援助、反恐战争及亚太地区“太平洋威慑倡议”等“多线作战”显著增加美国整体军费支出。
滕建群分析,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透露出美国军事建设4个特点。其一,应对所谓“挑战”“威胁”已成为两党共识,也成为增加财政拨款的重要驱动力。美国不断在安全领域渲染所谓“大国挑战”“大国威胁”,核心目的是以此为由,名正言顺地把钱从纳税人口袋里拿出来,分给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其二,美国国防预算增加,与美国政府提出的“大国战略竞争”关系密切。如法案提出,投入至少110亿美元用于“太平洋威慑计划”,在阿拉斯加、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一线部署攻防兼备导弹体系,目的就是与中国开展所谓“大国竞争”。其三,美军进入武器装备叠代期,包括升级“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和其他常规武器装备,更新现代化军事装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迭代,美国为维持军事技术领先全球的霸权地位,加大在军事高新技术领域投入。
此外,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称,在全球武器生产和军事服务公司百强榜单中,美国有40家公司上榜,其2021年销售额占百强军工企业的一半以上。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的前政策分析师富兰克林·斯平尼指出,只有不断加剧紧张局势和政治恐惧以及妖魔化对手,军工复合体才能为巨额军费开支辩护。
激化局势
曾在冷战时期服役于美国陆军的退休军官丹尼尔·戴维斯撰文称,美国国会提出了近乎天文数字的军费预算,并辩称这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最低要求”,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美国不断增加军费是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话,“要么我们破产,要么我们被拖入本不该卷入的重大战争”。
美国军费预算逐年增加已引发美国国内专业人士质疑。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指出,自奥巴马政府任期结束以来,美国国防开支增长近1/3,涨幅远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求增加军费开支的呼声很大程度上基于所谓中国“前所未有的威胁”。但强调中国是“极端军事威胁”极为错误地描述了美中竞争本质,并严重夸大了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和未来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事实上,美国以应对中国崛起为由,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很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不会通过前所未有的国防预算增长、以近乎短视的方式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和军事威慑来实现。
李峥认为,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投入逐年增加,整体军事投入倾向于实际作战准备以及与地区盟友结成实质性军事同盟。该地区越来越多国家与美国形成更强的军事联系网络,可能日渐剥夺部分地区国家在军事领域的主动权。同时,亚太地区存在安全形势快速恶化的风险。
滕建群认为,美国《国防授权法案》透露的军事安排,给全球安全局势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国际社会合作被进一步撕裂,美国遵循以邻为壑、拉帮结派的冷战思维,使国际社会出现明显两极化倾向,保持中立越发艰难。另一方面,美国一边在亚太地区不断搅局、搞事,激化台湾海峡、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一边在国内挑动舆论渲染,增加国防预算。美国不仅从地区震荡中谋取私利,还刺激地区盟国提高军费预算、加剧地区军备竞赛态势,对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地区国家应有清醒认识:美国的所作所为并不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利好,更多是挑起事端,为维护美国地缘政治和商业利益提供服务和保证。
关键词: 国防预算
世界通讯!美国创纪录国防预算引关注(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2月27日第10版)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新华社发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表决批准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全球即时看!英国“罢工潮”凸显社会矛盾激化 英国《卫报》报道称,随着交通网、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皇家邮政和政府部门的雇员就薪资和工作条件采取行动,席卷全国的罢工浪潮将在近期...
世界热门:2022年终策划:跨越 央视网消息:跨越岁月的经纬,我们一起走过非凡的2022。面对质疑、险阻和挑战,我们实现了怎样的跨越?是不拘泥于熟悉生活的突破?是去闯一条
外媒观察:京沪多地“烟火气”渐浓 市民生活逐步回归正常-每日聚焦 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道,戴着口罩的北京和上海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向着恢复正常生活又近了
南非专家:美国大发俄乌冲突不义之财 给非洲国家带来灾难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其外溢效应已给非洲各国造成巨大影响。南非开普敦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霍曼·奇通格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
【世界播资讯】各地推出优惠政策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近日,各地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推动服务业有序恢复。活跃市场,提振消费。01:22这两天在河北保定太行水镇,开启了欢乐冰雪季。在上...
这些“金句”令人难忘 十句话回顾中国载人航天的2022 2022年我们一起见证了许多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时刻这些载人航天“金句”令人难忘我们一起回顾目光所及星河璀璨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这些大国重器让人骄傲!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足迹;福建舰下水,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建成世界最大“清...
我国有哪些法定传染病?“乙类甲管”和“乙类乙管”有何不同?专家解读→:世界头条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阳康”后要注意什么? 感染新冠病毒居家康复后,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疑问,日常贴身用品需要全部扔掉换新的吗?能不能开始健身锻炼?什么时候可以复工上班呢?对...
天天微资讯!广东将全面实施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 新华社广州12月25日电广东省政府日...
事关佛山民政的民生实事已“交卷”!请查阅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何海晴报道:民之...
土地大攻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南海区今年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集约农用地完成... 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
政策宣讲送上门!佛山呼唤更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蔡颖琪报道: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