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 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道,戴着口罩的北京和上海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向着恢复正常生活又近了一步。
报道称,在经历了最初冲击以及待在室内养病或躲病的几周后,有迹象表明对于北京和上海的人们来说,生活正在逐步回归正常。
据报道,北京和上海的地铁列车人满为患,而这两个城市的一些主要交通干道周一也因为居民通勤上班而变得拥堵,汽车行驶缓慢。
(资料图)
报道指出,上海热闹的街道与四五月份时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外面几乎看不到人。
周末,在上海商业区外滩举行的市集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周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影城的冬季假日活动人头攒动,人们在游乐项目前排起长队。
一名29岁的北京居民说:“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紧张的氛围已经过去。”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2月26日也报道称,百度数据显示,周一早高峰期间,北京的交通流量比一周前增加约90%——达到“严重拥堵”水平。
媒体数据显示,刚过去的周末,北京景点的门票订单较前一周翻了一番。但并不是所有商店都已经重新开业。
百度数据显示,与北京市区交通激增相比,上海和深圳周一上午的拥堵程度仍然较低。
报道称,过去几天北京社会活动的反弹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可能需要多久才能摆脱新冠的经济影响。
12月初,中国优化了很多新冠防控措施。
虽然由于感染人数增加,中国部分地区的人们呆在家里,但除北京外,其他地区的社交活动也在复苏。百度数据显示,成都和重庆的道路交通拥堵程度与北京相当。
报道称,还有更多人计划去旅游。
携程23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跨省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4%。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和三亚。
当地旅游部门称,12月15日,三亚机场的客运量已超3.6万人次——是自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 逐步回归
外媒观察:京沪多地“烟火气”渐浓 市民生活逐步回归正常-每日聚焦 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道,戴着口罩的北京和上海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向着恢复正常生活又近了
南非专家:美国大发俄乌冲突不义之财 给非洲国家带来灾难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其外溢效应已给非洲各国造成巨大影响。南非开普敦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霍曼·奇通格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
【世界播资讯】各地推出优惠政策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近日,各地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推动服务业有序恢复。活跃市场,提振消费。01:22这两天在河北保定太行水镇,开启了欢乐冰雪季。在上...
这些“金句”令人难忘 十句话回顾中国载人航天的2022 2022年我们一起见证了许多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时刻这些载人航天“金句”令人难忘我们一起回顾目光所及星河璀璨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这些大国重器让人骄傲!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足迹;福建舰下水,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建成世界最大“清...
我国有哪些法定传染病?“乙类甲管”和“乙类乙管”有何不同?专家解读→:世界头条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阳康”后要注意什么? 感染新冠病毒居家康复后,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疑问,日常贴身用品需要全部扔掉换新的吗?能不能开始健身锻炼?什么时候可以复工上班呢?对...
江苏南京:配送小哥陆续“上线” 城市运力稳步恢复:每日资讯 南京外卖平台两天复岗1400余人配送小哥陆续“上线”城市运力稳步恢复近日,“叮咚买菜”莫愁湖站前置仓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配货中。当...
靶向发力向未来 江苏淮安交出“春天的事业” 温暖答卷 世界观速讯 一年一个台阶,五年一次跨越。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6亿元;全力办好10余个省市残疾人民生实事项目;劳动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
焦点关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苏州:以“路”为媒 着力打造现代农村公路新样本 今年以来,苏州市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向深入发展。在苏州,有这样一条公路,它沿着太湖蜿蜒前行,沿线山水风景绝佳、文物古迹众多、自然资...
土地大攻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南海区今年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集约农用地完成... 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
政策宣讲送上门!佛山呼唤更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蔡颖琪报道:专精...
南非专家:美国大发俄乌冲突不义之财 给非洲国家带来灾难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其外溢效应已给...
在华外国人点赞三年来中国抗疫措施 并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世界观点 中国日报网12月26日电在经历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