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本名古屋12月13日电 通讯:“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人大东仁不懈收集侵华日军史料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郭丹 李光正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中日两位长期致力于收集和保存侵华日军史料的人士时隔3年再次在“云端”重逢。
“大东仁先生,好久不见,很遗憾通过这种方式跟您见面。您今年在日本帮忙收集的史料已经收到,辛苦您了。”正在同日本爱知县圆光寺住持大东仁进行视频通话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文物部主任艾德林。
今年,大东仁帮这家纪念馆在日本征集到51件(套)文物史料,这其中包括侵华日军士兵新井淳的《阵中日志》、侵华日军荣第1644部队相关照片等珍贵史料。
“新井淳在《阵中日志》中记录了侵华日军1938年1月1日在南京设立‘慰安所’,这是目前发现的‘慰安妇’制度正式确立后日军在南京开设‘慰安所’时间最早的记录;侵华日军荣第1644部队的相关照片填补了此前研究的空白,与南京曾发现的荣第1644部队细菌实验受害者遗骸和研究能够相互印证。”艾德林在视频中向大东仁介绍了中方专家对这批史料的初步鉴定结果。
2005年起,大东仁代为征集和无偿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史料已超过4500件(套)。
“我在大学学的是日本近代史,主要研究战争历史。大学期间,我曾去中国东北一个月,其间去过辽宁营口虎石沟万人坑遗址、黑龙江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等。我无法想象,当时的日本人为何会做出那么残忍的事情,我也在思考,今天的日本人应该(为这些罪行)做些什么。”大东仁告诉记者。
大学毕业后,大东仁成为寺院住持,同时也开始了对侵华战争期间随军日本僧侣的持续研究。“当时的日本僧人支持袒护侵华战争,是我作为僧人应该彻底反思的问题。”
“历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努力收集更多史料,挖掘更多证据,让证据和史实说话,才能更清晰地认清侵略战争的本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东仁接触到越来越多日本侵华战争的史实,对这场战争本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20年前,大东仁曾经到访南京,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接触后,他开始向该纪念馆提供侵华日军的相关史料。
“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在拍卖网站上搜索30分钟。如果不长期关注这些信息,好的史料很可能被遗漏,更有可能被右翼势力抢拍走后彻底销毁。”这些年,大东仁收集史料的工作从未间断。
“我很喜欢历史,也有收集史料的能力,但我并不是为兴趣去收集这些史料,这其中包含着一份责任,对未来的责任,”大东仁说,“我希望将这些史料留给后人,50年乃至100年后,这些史料仍可供研究,不仅被中国,也能让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者看到。我要永远追求和平。”
除了收集史料,大东仁的另一项工作是史实宣讲。每年的8月15日前夕,他都会在名古屋举办以思考和平为主题的演讲,而这里也成为日本右翼势力集中攻击他的场所。
大东仁向记者展示了一段日本右翼攻击他的视频。视频里,右翼分子有的胸前挂着辱骂大东仁的牌子,拿着扩音器对着他大嚷,甚至围攻他。
“我不会去和他们争辩到底有没有南京大屠杀,而是会拿出证据给他们看。无论是《阵中日志》还是《战斗详报》,都是日本军方的业务日志,上面记录的都是无可反驳的事实。因为有证据在手,所以通过演讲,一些人也渐渐认识到我不是在凭空捏造,逐渐认可了这些证据。”
不退缩、不躲避、不厌其烦地对话,大东仁像对待学生一样不断向右翼分子阐明史实,为这些右翼分子讲授日本当下最缺乏的近代历史史实课。甚至有些曾对他破口大骂的右翼分子,如今见到他都毕恭毕敬。
不过,来自右翼势力的威胁并未停止。
“不害怕吗?”听到记者的问题,今年57岁的大东仁笑着说:“一位南京的朋友告诉我,‘不要怕,有14亿中国人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让我备受鼓舞,我不怕。”
13日上午,当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的警报声在中国响起,此刻,在一海之隔的日本爱知县圆光寺,钟声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响起。
铭记历史,警钟共鸣。
关键词:
“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人大东仁不懈收集侵华日军史料的故事 新华社日本名古屋12月13日电 通讯:“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人大东仁不懈收集侵华日军史料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冯武勇郭丹李光正第...
6年、10年、12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当前讯息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一起飞向太空这也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为了再次“飞...
世界热门:铭记历史 多地举行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今天(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开始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多万生灵
新华全媒+|微光里,他“看”见世界杯 “多么希望罗纳尔多还在场上”天津小伙蔡成在卡塔尔世界杯淘汰赛巴西队点球大战不敌克罗地亚队后用手机语音和朋友交流↑蔡成在家中弹吉...
新华全媒+ | 南京,城祭 今日热讯 12月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九个国家公祭日。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警报声、鸣笛声响彻大街小巷
300000,意味着什么?:全球微动态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你可知道,30万意味着什么?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是
继续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世界新消息 机器换“人”,工艺换“智”,管理换“脑”……这些是我国不少大型企业生产车间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也是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国际观察:美国购物季遇冷 消费者持续悲观 通货膨胀正在影响着美国消费者的钱包与购物行为。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之下,人们付的钱更多,买到的东西却少了。许多民众寻求购买更多的...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在群众心坎上 聚焦 群众在哪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阵地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在广大农村,全覆盖畅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最后一公里”,需要基层领导干部...
以国之名公祭,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天天百事通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上空响彻的凄厉警报、公祭仪式上敲响的和平大钟、幸存者句句剜心的讲述,传递着人们无限的缅怀...
“网红营销”赋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陶瓷城第一届陶主播大赛启动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刘浚鸿摄影报道:...
又一殊荣!四季文旅荣获“2022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精选案例”_当前消息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周德泳报道:12月...
2022年佛山市讲解员技能赛落幕:每日聚焦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黄鹤婷报...
白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统计条例》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建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