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九个国家公祭日。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警报声、鸣笛声响彻大街小巷、长江两岸。
(资料图)
这是2022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一分钟,南京的时间仿佛凝固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肃立着约3000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85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古都南京满目疮痍,无数民众流离失所……那是南京城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国家公祭仪式现场,9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陷入回忆。1937年12月,葛道荣的叔父和两位舅舅惨遭日军杀害,年仅10岁的他侥幸逃生。
2022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右一)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自2018年起,南京将“默哀一分钟”明确写入条例,确保国家公祭仪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传递了一座城、一城人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坚守。
喧嚣繁华的南京商业中心新街口,车辆停驶,行人驻足;早高峰刚过的地铁站里,人们停下脚步观看电视直播国家公祭仪式;在全城十几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人们低首默哀、缅怀逝者。
这是2022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附近江面上参加悼念活动的船只。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中山码头丛葬地濒临长江岸边,站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就能听到长江航道上的汽笛声。85年前,日军在中山码头一带屠杀了我同胞万余人。13日一早,南京海事局的海巡艇上悬挂着“悼念同胞,珍视和平”的横幅,市民、学生、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自发来到这里,身着黑衣,手捧菊花,寄托哀思。
悼念的人群中,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流下了眼泪:“85年前的今天,我父亲目睹了6位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刀枪之下,战争让9岁的他变成了一个孤儿。我希望更多人能够记住这一天,记住南京,记住30万数字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消失的。”
2022年12月13日,许多南京市民前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分会场悼念遇难同胞。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我们很快就会渡过这个难关,群魔乱舞之后,安宁和秩序将会重新来临……”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内,学生们朗诵着《拉贝日记》选段,将亲手折叠的和平鸽放置在约翰·拉贝塑像前,表达谢意,祈愿和平。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和中方管理人员一道,设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收容保护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从来都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的共同理念会将全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负责人杨善友说。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国家公祭仪式进行到尾声,85名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3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深沉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坚定向往。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是撞响“和平大钟”的代表之一。“这钟声不仅是对死难者的哀悼之音,更是警示之声,警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警示我们每一个国民要认识到肩上的使命。”
2022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八十五载,痛感未敢忘。南京之痛,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悲剧和灾难,还是国家之殇、民族之痛,也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
12月13日,全国抗战主题纪念(博物)馆同步举行悼念活动;全国40多所小学通过网络云课堂同步举行“童心记历史 云上共朗读”主题班会;晚上6点半,“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日本、美国等地的国际友人手秉白烛,通过网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致哀。
“外敌的蹂躏和战争的磨难,使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否认和美化侵略、伤害民族情感的言行,在每一次悼念中敬畏生命,在哀思中凝聚奋进之力。(记者蒋芳、邱冰清)
关键词:
新华全媒+ | 南京,城祭 今日热讯 12月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九个国家公祭日。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警报声、鸣笛声响彻大街小巷
300000,意味着什么?:全球微动态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你可知道,30万意味着什么?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是
继续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世界新消息 机器换“人”,工艺换“智”,管理换“脑”……这些是我国不少大型企业生产车间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也是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国际观察:美国购物季遇冷 消费者持续悲观 通货膨胀正在影响着美国消费者的钱包与购物行为。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之下,人们付的钱更多,买到的东西却少了。许多民众寻求购买更多的...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在群众心坎上 聚焦 群众在哪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阵地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在广大农村,全覆盖畅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最后一公里”,需要基层领导干部...
以国之名公祭,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天天百事通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上空响彻的凄厉警报、公祭仪式上敲响的和平大钟、幸存者句句剜心的讲述,传递着人们无限的缅怀...
【世界报资讯】血淋淋大屠杀历史不容否认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歪曲否认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甚至试图修改和平宪法,做出各种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小动...
今天,以国之名,悼我同胞!_环球短讯 今天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鸣响防空警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以国家之名祭奠30余万...
为30多万遇难同胞发声!她接过这一棒 《新青年纪录》“中国@新青年”第5期《历史的证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夏媛的记事簿里写满了...
今日,南京!|环球聚看点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今天(12月13日)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悼念逝者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即时看!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该怎么应对?对胎儿有影响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会有啥症状...
本田又有大动作!国内首条全球高水平标准化混动变速箱产线落地南海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全媒体见习记...
85年,从未忘记! 播资讯 85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这一...
历史痛感未敢忘,勠力同心谋复兴——写在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将再一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