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162℃的暖_天天热讯

1月9日,春运伊始,寒潮将至。

15时30分许,在中石油唐山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简称接收站),“达夫那”轮历经19天航行,从卡塔尔来到中国,趁着涌浪稍歇的时机,缓缓靠上码头。这艘万吨巨轮装载着25.31万立方米的LNG,可气化成1.5亿立方米天然气,按照一个三口之家月用气量15立方米计算,这船LNG足够1000万个家庭使用一个月。

随着缆绳牢牢系住,我的工作也拉开序幕。此行,我将作为LNG接收站生产运营中心班组的一名“临时组员”,参与该接收站的第10个LNG“冬供季”。


(资料图)

开足马力调峰供气

LNG运输船靠妥后,连接上5台巨大的卸料臂并开始卸货,LNG通过卸船总管输送至储罐,而后经过气化加工,再外输至千家万户。

试戴卸料臂遥控器。

卸料臂遥控器是一个用皮带围在腰间、重达十几斤的“箱子”。仅仅是试戴遥控器,我已觉得腰酸背痛,操作员却要带着它连续作业数小时,准确对接直径几十厘米的管道。

“我们的操作员将用时3小时完成卸料臂连接,以这艘船的载货量预估,大约用时21小时完成卸货。”接收站海事主管李硕话音未落,手上的对讲机就响了起来,只见他回答完毕,又急忙转身用英文与甲板上的外轮船员高声沟通下一步作业细节。

李硕已经在接收站工作了10年,每年“冬供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冬供期间,该接收站平均每月接卸9—10艘船,每2—3天要接卸一艘船。

接收站现共有8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存储能力达128万立方米,日最大外输量4200万立方米,是国内存储能力大、调峰能力强的LNG接收站,也是保障京津冀地区用气的可靠气源之一。特别是在发挥调峰供气能力和极端天气应对能力、保障北京用气方面,这座接收站发挥着关键作用。

今年冬天,寒潮来得早。能源供得上,群众才能过个暖冬。

“自2022年冬供开始至今,唐山LNG接收站开足马力,已连续1个多月保持日最大外输量4200万立方米。面对大外输、频接船、冬季寒潮、复杂海况等困难因素,我们多措并举,全力保障LNG‘进得来、放得下、输得出’。”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俊明说。

“达夫那”轮靠泊完毕开始卸货时,天色已暗,零下162摄氏度的LNG稳定地流向储罐,管道连接处凝起厚厚的白霜。于极寒中登场,LNG还要经历一段旅程,才能变成抵住寒流的暖。

细心把守“安全关”

1月10日上午,“达夫那”轮接卸作业已过半,我来到厂区,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管道高架于空中,接着又伏行于地上,走线整齐分明。偌大的厂区仅不时有一辆电瓶车驶过,行走其中,仿佛身处荒寂的科幻世界。但我知道,身边的管道内正涌动着城市赖以运行的能源脉搏。

得益于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操作员不出中控室便可掌握全部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任何细微的异常。即便如此,巡检仍是中控操作员的每日例行工作。

在中控室体验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我们在巡检的时候眼睛时刻在观察设备管道的状态,一定要细心,就算不是我们的责任区也会走走看看。”我的“师傅”张雪边走边提醒我。这个身材娇小的东北姑娘,抡圆了胳膊才能打满电瓶车方向盘,但她已经是生产运营中心运行班组的副班长,带着班组把守“安全关”。

LNG易燃易爆,安全问题容不得一丝疏忽。“细心”是张雪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这台设备是SCV(浸没燃烧式气化器),LNG经过SCV气化才能外输,刚才我们在中控室看到设备压力有些异常,现在我们到现场来看一下调试后的情况如何,没有问题才能重新启动。”张雪用巡检仪打卡巡检点位时说。

检查SCV运行状态。

今年是张雪参与的第5个“冬供季”,也是她不能在家度过的第5个春节。“第一年过年不能回家还掉眼泪,现在已经没那么难受了,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好好干。”张雪说。

得益于每一位一线劳动者的坚守,接收站累计安全生产运行3337天,至今保持着“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

临近正午,我们终于来到巡检的最后一站——外输计量站,尽管当天的气温不足零度,完成巡检仍然让我微微发汗。外输计量站也是天然气在接收站的最后一站,明黄色的管道至此隐入地下,如蛟龙入海,奔向远方的万家灯火。

“最怕的就是耽误时间”

“‘冬供季’最怕的就是耽误时间。”李硕右手紧握着对讲机,低头确认时间,又望了一眼栈桥连接陆地的一端。

1月10日16点55分,距离日落还有12分钟。历时21小时,“达夫纳”轮完成卸货,等待它的是接收站首次码头夜间离泊。

卸料臂已断开。

引航员到哪里了?

拖轮就位。

……

对讲机里接连传来每一个环节的进度。靠离泊过程点多线长,一个环节耽误,整个流程都要受影响。首次夜间离泊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达夫那”轮完成卸货后离泊。曹妃甸海事局 供图

“以前LNG船舶不能夜间离泊,如果在晚间完成卸料,需要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离泊。实现夜间离泊后,船舶在港时长最多可缩短12小时,这样下一艘船可以尽早进港靠泊,大幅提升了码头利用率,增强了冬供LNG接卸能力。”李硕说。

为保障居民冬季用气,接收站想方设法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保供能力,夜航离泊就是其中重要的实践之一。

夜色再次占领海面,寒风凛冽,我整个人冻得好像小了一圈。李硕把对讲机举在胸前,纹丝不动,注视着码头上发生的一切,为离泊做最后的准备。

17时57分,“达夫那”轮驶离码头,目送渐渐淡去在海面的船灯,唐山LNG接收站首次夜航离泊圆满完成。李硕和他今天在岗的30多名同事轻松了不少,张罗着大家做好收尾工作,早些从码头上撤下去。今夜没有船舶作业,班组可以不必整夜留守码头。

岸边,5台收拢的卸料臂高高矗立,白天作业时结成的白霜片片飘落。我也脱下工装,回归本职。等到日出,又将有一艘LNG运输船靠上码头,“李硕”们将指挥卸料臂又一次张开,“张雪”们将再次巡视每一台设备,继续于寒风中将温暖送至千家万户。

作者|李一轩

图片丨谢宗旸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金校宇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运营中心 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