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对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入境中国不再需要进行隔离,只需在入境前48小时内申报核酸检测结果。这项政策的改变在中国三年的抗疫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针对中国防疫措施调整,CGTN面向全球重磅推出专题片《破局》。专题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各领域权威专家和关键当事人的声音,结合主持人评述、数据、图表,有理有据地向全球受众阐明,疫情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主动、科学、有序制定防疫政策,并基于疫情发展和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政策,为疫苗药物研发赢得窗口期,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专题片以国际视角回顾中国抗疫三年历程,有力回击了西方对我防疫政策放开时机和准备情况以及医疗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抹黑和质疑。
(资料图)
中国抗疫的经验和成效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世界多地也先后发现。一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年来,这个名字总与封锁、核酸检测、口罩、伤痛,甚至死亡相关。
专题片以充满烟火气的场面开场,进而回顾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成效,突出中国的科学决策、制度优势以及人民至上的理念。例如,针对疫情初期的封城,专题片引用了2020年3月《科学》杂志发表的由来自中、美、英等国20多位权威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封城措施将新冠病毒传播至其他城市的时间平均推迟了约2.91天,这一举措为中国130多个城市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额外的准备时间。
但是封锁不是应对疫情的最终解决方案。如何与病毒作战并将其对公众的威胁降到最低是中国政府的目标。2019年疫情暴发后,中国立即分享了该病毒的首个全基因组序列,并开始了疫苗研发。2020年4月,中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第二阶段临床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12月31日,中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逾34.6亿剂次,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
三年来,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中国始终坚持积极评估现实,动态调整防疫政策。片中主持人细致梳理九版方案推出时机和原因,向海外用户阐明中国的防疫政策是基于疫情动态发展,进行的主动、有序、科学、可控的政策调整。
通过回顾,可以看出,三年抗疫过程使中国避开了毒性更大的变异毒株,赢得了疫苗、药物研发时间,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世卫组织乐见中国针对防疫政策进行调整。她认为,各国都需要在病毒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之间找到平衡。
全面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
三年来,新冠病毒蔓延扰乱了全球的诸多行业。世卫组织数据显示, 全球旅游业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为3.5万亿美元。2020年,这一数字降至1.6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到2020年底,90%的国家经济规模比年初有所下降,并预计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累计损失将超过12万亿美元……
中国政府全面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成为当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为近10年来最快增速,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和中国政府的目标。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占国内生产总值近40%。2022年的前十一个月,中国的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4.2%。中国的经济总量预计将超过120万亿元。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
面向未来
中国有14亿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是面对新冠病毒最脆弱的人群。保护老年群体成为目前抗疫的主要任务之一。截至2022年11月28日,仍有约2500万老年人未接种疫苗。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快速做出反应。例如,对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注射疫苗的人,推出吸入式疫苗。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需要向公众解释为什么会有新的措施出现,并迅速为老年人接种疫苗,同时储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正如视频中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国家防灾中心主任杰夫·施勒格尔米尔希所说,归根结底,这并不是一个追求“完全无害”的竞赛,而是哪种方法比其他方法造成的伤害更小……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药品价格和供应。例如,在北京,政府向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派出50多人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缓解防疫药品紧缺局面。来自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一周内为北京的4000多家客户提供了300多万盒抗疫药物,其中包括300家医院、2200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和1500多家零售药店。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三年历程,让中国学习了很多,也让中国感悟了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在与病毒的斗争中,中国一直保持着科学和严谨的态度,牢牢掌握抗疫战略的主动权。未来充满机遇,随着国内各行各业持续恢复,中国与世界也将重建互联互通,迎来新的发展。
《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抗疫专题片 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对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
世界滚动:春节自驾返乡要注意什么 春运期间,除了乘坐飞机和火车,也有不少人选择自驾出行,自驾出行途中遇到疫情该怎么办?专家提示,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做好防护避免交...
北滘港家电出口繁忙,去年佛山外贸持续向好 1月6日,北滘港一片繁忙。北滘港是佛山制造中家电产品的主要出口港。该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成员之一,只需办理一次海关手续即可...
国际锐评丨美国防疫惨不忍睹,还有何脸到处指手画脚 “随着迄今最具传染性的新变种(xbb 1 5)蔓延,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数在迅速增加”、“xbb 1 5的流行率像火箭一样飙升”、“休斯顿,...
广州南汽车站春运期间新开复开11条线路,覆盖湖南、广西、湖北、海南 广州南汽车站将于2023年春运期间陆续新开复开11条省际线路。线路覆盖湖南衡阳、常宁、武冈,广西南宁、柳州、桂平、北流、陆川,湖北荆门,海
世界快讯:前往澳门更方便!广珠客运线“加班”,晚点包赔 近日,澳门宣布1月8日起从内地和港台入境人士可免核酸通关,刺激广州往返珠海客流回暖。对此,广州巴士集团粤港澳公司全面增加广珠客运...
每日热文:粤港及港澳多条跨境水上航线复航 1月7日,记者从珠江船务获悉,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调整,经过前期的充分协调及准备,珠江船务运营的多条粤港及港澳跨境水路客运...
四部门发文明确:全额保障新冠患者住院费用 当前观点 为保障新冠患者不因住院费用问题影响治疗,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四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
佛山市领导带队开展春运保障与安全生产检查慰问-当前通讯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报道:1月7日是2023年春运首日,佛山市副市长乔羽带队开展春运保障与安全生产检查慰问,强调要切实做好春运疫
环球速递!开好局 起好步丨上海: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刚开年,上海一批大项目开工或签约,一系列发展新政策出台,用行动巩固拓展上海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的新优势,抢占更多前沿和未来...
《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抗疫专题片 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
世界滚动:春节自驾返乡要注意什么 春运期间,除了乘坐飞机和火车,也...
北滘港家电出口繁忙,去年佛山外贸持续向好 1月6日,北滘港一片繁忙。北滘港是...
国际锐评丨美国防疫惨不忍睹,还有何脸到处指手画脚 “随着迄今最具传染性的新变种(xb...
“国补”退出!新能源汽车打响价格战:比亚迪最高涨6000元 特斯拉却一再降价-世界快报 2023年伊始,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
烟火气归来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京津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路...
当前简讯:传递善良传递爱,一起寻找身边的正能量 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
最新消息:快讯:华钰矿业急速拉升6.61% 主力资金净流入2676.26万元 金融界APP2023年01月06日讯,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