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全球信息:顺德口岸开放35周年,见证“顺德制造”货畅全球

从容奇大桥望去,容奇港繁忙的景象尽收眼底,吊桥快速有序地装卸货物,整个码头堆满了集装箱。不远处,海信科龙、容声冰箱、格兰仕等知名家电品牌云集于此,借助港口货畅全球。


【资料图】

口岸是联通世界的窗口。作为顺德第一个集装箱码头、第一个外贸港口,容奇港是开放的顺德对接全球的历史见证。

从1987年正式开放至今,顺德口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如今已拥有容桂、北滘、勒流、顺德新港等外贸港口,以及顺德客运港、国通保税物流中心等。35年间,顺德制造从口岸逐步走向世界,世界于口岸深度认识顺德制造。

顺德制造从口岸逐步走向世界,顺德新港率先在内河码头推行“外贸直航”模式。/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港口与产业共生共荣,助顺企闯世界

顺德地处珠三角腹地,水网密集,西、北江等重要河流贯穿,使得顺德水运经济蓬勃发展。

时间回拨到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在容桂诞生。在此之后,格兰仕等一批家电企业在容桂拔地而起,进出口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本土企业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修建港口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1987年,容奇港应运而生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顺德开通的第一个外贸港口。通航之后,顺德不再依赖黄埔港和香港口岸,通过容奇港码头也能进口铁皮、塑料、化肥、农药、木材、原料;电风扇、服装、塑料制品、海鲜、土特产等从这里销往全球。

由于水路运输的便捷和低成本,容奇港吸引了汽配、家电、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相继在周边布局,科龙、华宝、万家乐、格兰仕、容声通过港口销往海内外、走向世界,容奇港成为顺德制造走向世界的大门。

容奇港是顺德开通的第一个外贸港口,见证了顺德制造走向世界。/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就在容奇港开通8年后,北滘港正式通过海关验收并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佛山地区最大的货运码头,广东省最大的二类货运码头,货物可直通港澳,进而输送到国际市场,至今仍是佛山乃至珠三角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

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北滘聚集了美的、惠而浦、奥特龙、奥格威等家电企业,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产品依托港口运往世界各地。正是北滘港投入使用当年,美的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如今,北滘港涉及年吞吐能力为200万吨,43万只标准箱,美的货物吞吐量占据了其中八成以上。

2000年,由私营小码头扩建而成的勒流港正式投入使用,摇身一变成为了1500吨位的二级港口码头,分流着容奇港与北滘港的货运压力。

勒流港主要进出口原木、电器配件、五金制品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菱、小熊、美的等品牌家电,大自然家居的木地板等,其原材料的进口及成品出口,皆离不开勒流港,从货运品类即可一窥周边的产业布局。去年,勒流港集装箱吞吐量约50.40万标箱,集装箱货运量约188.56万吨,散货约64.74万吨。

港口互通有无,引领经贸发展,带动一方繁荣。

2017年6月,顺德新港正式开港,结束了顺德西南片区无航运的历史。背靠顺德庞大的产业集群,顺德新港主要进口金属、木材、粮食、塑料粒和机械设备等货物,出口则主要集中在电器、家居、化工制品、机械设备等。

自开港以来,顺德新港集装箱和散杂货分别保持27%、52%的年增长率,去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45.8万标箱,散杂货吞吐量超过了500万吨,成为珠江西岸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外贸支线港。目前,顺德新港已启动二期建设,扩容之后,年通过能力将达到100万标箱、散杂货将超千万吨。

不难看出,顺德每个港口都有各自的产业腹地,并孕育着周边的产业,带动经济结构不断转型与优化。来来往往的进出口货物昼夜不息,成就了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等美誉,也塑造出家电、家具、五金、装备制造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随着口岸业务量的不断增大,顺德口岸由初期的2个泊位增加到25个泊位,每日出入境航班由5个增加到50个航次,业务量在全国二类口岸中连续3年名列第2位。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顺德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的40.2%。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蛇口港“搬”到家门口

开放的顺德,口岸先行。35年来,顺德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帮助企业加速“出海”。

曾经,船员每到一个港口都要拿着厚重的船舶证书,到当地的海事政务窗口办理船舶签证,还要缴纳船舶港务费、港口建设费等,没有办妥这些手续,船舶就不允许开航。由于办事费时费力,在相对偏远的码头甚至还催生了代办职业。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协同海事综合服务平台等系统全面应用,多项业务实现网上无纸化申报,海事执法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一单口岸船舶进出港查验,通关效率大幅提高。

在实行无纸化通关之前,美的报关公司平均每天要申报超过300份报关单,高峰期更超过500份。“如果排在美的后面,一等就要大半天”,另一家报关公司的报关员说,“远远看到美的过来,肯定要多跑两步抢在他们前面”。

2013年采用无纸化电子报关后,报关员在电子口岸录入报关单,3分钟后报关单发送申报,1分钟后系统显示收到海关的放行回执,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报关手续大大简化,报关大厅里“一定要抢在美的前报关”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顺德边检站则在全省率先开发出入境船舶边防检查业务预报检系统、自主开发电子签证查验平台、逾期居留计算器,不断提升口岸管理服务水平。对于鲜活产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验放,缩短靠港船舶作业装卸等候时间。此外,建立“三互”大通关协作机制,支持查验单位紧贴企业需求升级服务。

从单一的货检口岸到旅检和货检综合性的水路口岸,从简陋到现代化、规模化,智慧口岸建设持续推进。如今,旅客最快7秒即可通关,船舶到港即可生产作业。

货如轮转的北滘港。/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并不临海的顺德,突破资源禀赋从内河奔向大海,乘风破浪牵系世界。

其中,顺德新港率先在内河码头推行“外贸直航”模式。2020年11月9日,“蛇口—顺德新港组合港”正式落地,本地企业出口货物在顺德新港完成所有申报验放手续,直接由驳船运至深圳蛇口港出境。这相当于把深圳蛇口港“搬”到了家门口,进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5—7天压缩至2天,效率提升60%,节省通关成本20%,目前已有超200家企业主动参与。

目前,深圳蛇口—顺德新港、北滘港组合港正式启用,实现江海物流无缝衔接。

据统计,顺德地区运用“湾区一港通”和“组合港”模式进出口集装箱已达16.6万标准箱,货运量109.1万吨,货值30.4亿美元。通过这两项物流一体化改革,顺德的进出口货物直接共享了一线海港的152条物流航线资源,覆盖至全球六大洲,从而让大湾区腹地的产业优势与沿海口岸物流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顺德口岸开放35年,是厚积薄发的35年,口岸开放速度和通关效率一直在刷新。岁月更迭,大潮再起。如今,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临港经济片区正式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佛山联动发展区,为企业出海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随着顺德新港二期项目增资启动建设,一个具备疏运条件与堆存条件、港口功能完善的珠三角最大内河码头正在加速成型,期待顺德扬帆出海再创新辉煌。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澄献

关键词: 走向世界 内河码头

热点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