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资料图)
节
今天农历七月初七,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一提到七夕,
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情人节”——
鹊桥会、定情、收礼物……
但你真的了解七夕节吗?
七夕起源是什么?
有哪些风俗习惯?
除了爱情,
还蕴含了哪些古人的智慧?
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七夕节的历史渊源
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提及七夕节,
人们总是第一时间
想到“中国情人节”,
悠悠岁月寄予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忽视。
在古代,
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
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今亦有五孔、九孔之说。
汉代已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
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
乞求智慧巧艺,
所以它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唐宋之际,
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世人称为乞巧市。
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
古人过七夕节主打一个“热闹”。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
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
总之,
这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嘛!
七夕节还有这些讲究
在古代,七夕节还与农耕劳作、观测天象相关。农耕文明时期,种庄稼要知农时。而掌握四季的演变节奏,需要通过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进行判断。出土于陕西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天文星象图, 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星形、星数、图像和题名四要素俱全的天文图,也是目前已知内容最完善的二十八星宿图,从中可以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节与爱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雏形,
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
已有酝酿。
牛郎织女的神话,
源于我国先民们的天文学想象。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阻隔,佳期如梦,
牛郎织女在七月七得以重聚。
跨越世俗中种种障碍,
坚守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与美食
01
巧果
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上海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02
五子
食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拜织女”的祭拜贡品。03
巧酥
传统名点之一,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鹊桥相会。04
巧巧板
山东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手巧,吃到枣早婚。05
云面
山东临沂七夕出云面。此面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06
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七夕节与诗词
古人总是习惯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关于七夕,他们又会如何表达呢?快带孩子一起来学!迢迢牵牛星
两汉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赏析
一年一度的七夕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在乞巧,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一诗中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赏析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好的爱情不是天天腻在一起,经过分离考验的感情才更可贵。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心心相印。
秋夕
唐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老师、家长们,您那的七夕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分享!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文章综合自 | 新华网、央视一套、央视新闻、古诗文网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