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互联网 >

冯云山有多厉害?若不是被杨秀清坑了,太平天国或许真能推翻清廷

前言

在清朝的末期,随着鸦片战争,洋人的步履逐渐靠近中华的大地。清政府无视民众的生死,只图自保,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了国家。然而,在广西省,一股反抗的力量正在兴起。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以此为起点,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如同一场旋风,迅速席卷了全国,激起了浩渺的波澜,同时也引发了清政府的严酷镇压。


(资料图片)

在太平天国的五王中,“南王”冯云山无疑是最受推崇的。他的智勇,被后世赞誉为在整个太平天国内部无人能及的存在。但是,这位备受瞩目的英雄,在太平天国决定北伐的关键时刻,却遭到清军的炮火袭击,最终英勇牺牲。

若非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策略失误,冯云山或许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很有可能真的推翻了清政府。可想而知,冯云山究竟有多厉害。

1852年,在清朝统治的晚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广西亦不例外,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应运而生,他们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自称太平天国。这个看似疯狂的梦想,一时间吸引了广大贫苦农民的追随,声势之浩大,让清廷震惊。

太平天国的两大领袖,一位是洪秀全,一位是冯云山。两人均来自广西一带的普通农家,早年结识,成为莫逆之交。洪秀全繁华的理想和冯云山的谋略,注定他们会勾画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蓝图。

早在太平天国兴起之前,洪秀全便怀揣着反清复明的梦想。这个清朝举人三次赴京会试均落第,对现实感到失望而叛逆。而冯云山则来自一个本地书香门第,他见识过外界繁华,也看透了朝廷腐朽,心怀天下,只欠东风。两人殊途同归,志同道合,遂结为知己。

在冯云山谋划下,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号,传播“扶清灭洋”的教义,在民间积聚力量。冯云山则利用自己的家世和声望,在其家乡广州发展信徒,企图建立革命组织。不久,“上帝教”信徒迅速膨胀至数万人。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正式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冯云山也回师广西,被封为“南王”,成为太平天国事实上的二号人物。

在冯云山的谋划下,太平天国制定了一套崭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他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指挥太平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很快,太平天国占领了湘、鄂、赣、江等省的广大区域,清廷震惊,纷纷调兵遣将来镇压,但屡战屡败。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辉煌战绩,冯云山居功至伟。他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太平天国若没有他,恐怕很难有建立的一天。但历史的悲剧在于,正是冯云山意外去世,才埋下了太平天国日后败亡的伏笔。

1852年冬,太平军在战火中壮大声威,所向披靡。这时,一位叫杨秀清的汉子加入了太平军,很快以武勇善战著称,受到洪秀全赏识,被提拔为重要将领,封为“东王”。

杨秀清确实武艺超群,在几次战役中力挽狂澜,大胜清军。但冯云山却对他深深忌惮。杨秀清性格冒进,好大喜功,不计后果,更可怕的是他目中无人,连天王都敢无视。冯云山预感,如果不早点除去这个隐患,杨秀清迟早会招来殃祸。

但洪秀全对杨秀清却深信不疑,认为要消灭清军,必须依靠像杨秀清这样的猛将。冯云山数次劝谏无果,只得作罢,暗中提高警惕,防止杨秀清生出异心。

1853年春,太平军主力开拔,准备北伐。杨秀清奉命为先锋,冯云山作为军师跟随指挥。在经过全州城时,杨秀清认为这里防守空虚,可以轻取。但冯云山认为这可能是清军的诱敌计,坚决反对分兵攻城。两人发生激烈争执。

杨秀清不听劝告,借口“先锋之任在于开路”,擅自率军进攻全州城。冯云山气极,但时机紧迫,也只能调更多兵力跟进,企图掩护杨秀清突围。

果然,全州城内清军埋伏重兵,太平军陷入重围。在猛烈炮火中,冯云山不幸中弹,伤重不治。杨秀清的军队也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回主力营地。

冯云山因杨秀清的盲目进攻而英年早逝,这无疑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在内政军事上,冯云山的才能和威望无人能敌,他的去世无疑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更为严重的是,冯云山的死去也消除了对杨秀清的牵制。一个狡猾自大、野心膨胀的军阀,就此在太平天国内部扎下了根。

冯云山的葬礼异常简陋,连棺材都是木板拼凑。洪秀全默默站在坟头,泪如雨下。失去挚友的悲恸之情,无以言表。

然而巨大的反清压力又迫使洪秀全无暇悲伤。清军仍在北伐途中骚扰进攻,必须依靠杨秀清率军应战。在几场胜利后,杨秀清名声大震,太平天国军心也渐渐向其靠拢。

杨秀清志得意满,开始公开较劲天王权威。他对身边人说:“我去攻取了这么多城池,天王承诺的官职却一直不给,看来他忌惮我的威望了。”言语之间已隐含不满。

洪秀全也感到杨秀清难以驾驭,但无奈当前军力仍需依靠他,只能暂时忍让。为安抚杨秀清,洪秀全提前册封他为“东王”,实则权力无增加。

杨秀清勃然大怒,在朝会上指责洪秀全背信弃义,要求封“万岁”,行天子之事。洪秀全态度强硬,拒不从命。两人关系迅速恶化。明争暗斗不断,太平天国变得风雨飘摇。

关键时刻,洪秀全心念起冯云山的遗言,认识到此人果真难制,必须除之而后快。于是设下酒宴,趁杨秀清酩酊大醉之时将其毒杀。

然而此时杀杨秀清已经太迟。他在军中的威望已非同日而语,死后太平天国军心全无,军阀们纷纷带兵离散,各据一方自保。清军趁势围攻太平天国,洪秀全独木难支,只能困守天京苦苦支撑。

1864年,天京终于沦陷。洪秀全在失望中病死。曾经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就此瓦解灭亡。洪秀全失去冯云山,又处死杨秀清,错误的人事决策导致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业,转眼坍塌。

历史无情,来不及的后悔亦毫无意义。太平天国在一时的辉煌后迅速瓦解,种种迹象表明,冯云山的意外去世是其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冯云山在太平天国尚处上升期时,以超群的才能和魄力掌控大局,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洪秀全虽为天王,但多是徒具虚名。真正的掌权者,是冯云山。

他去世后,太平天国顿失支柱,内乱由此而起。尤其是杨秀清等军阀的崛起,直接导致天国分裂。洪秀全昏庸无能,难以应对局势,只能任凭天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当年,若冯云山还在,以他的远见卓识,一定能巧妙化解杨秀清的野心,使其始终对天王绝对忠诚;就算暗藏异心,也必能在事态严重前悄无声息地除之。太平天国也会维持高度统一,继续壮大实力。

可惜天不遂人愿。冯云山不幸遇难,堪称太平天国的劫数。正是他的早逝,埋下了太平天国日后四分五裂的恶果。朝中失去了稳定的轴心,野心的军阀得以起来,最终导致这场空前的农民革命的失败。

当今回望历史,不禁感叹,太平天国兴亡的关键,竟只在一顿误食酒宴。时间点的微妙变动,竟造成历史进程完全不同的结果。天道变幻莫测,人智难测未来,唯有竭尽全力,方能迎接命运的挑战。

太平天国这支庞大的起义军,也终究只是封建社会末期农民战争的一次缩影。他们试图在旧秩序崩坏时创立新天地,但终究不敌旧势力的反扑。其兴亡历程,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社会巨变。

那一段动荡的历史,激烈而艰难;那些埋骨他乡的起义领袖和烈士,却也永远点燃了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流芳百世的勇士,虽死犹生。”

太平天国与其英勇的领袖们,虽未最后取得胜利,却也在命运的长河中,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当我们缅怀这段历史时,也期盼着未来社会一切弊端的根除,让正义与光明最终照耀人间。

关键词:

热点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