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世界信息:真正的读书是怎样的?我想和你谈谈这些事儿

我是遇见小媛,一名热爱文字与读书的情感创作者,希望能带给你温暖,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

错过上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点击蓝色标题继续阅读。

1.分享一下自己的解读&分享写作小技巧

正如网友所说,萧红和张爱玲在性子上很大不同。


(相关资料图)

过于感性,或者过于理性,所以放到现在依然会有很多争议。

还有专门研究她们(本人或作品)的。

2.先说说萧红

她23岁写了一本成名作,我最近写了篇书稿(也不知道能不能改好,还没定稿,应该不会废掉吧),就点感受:

起初改的两遍真的好low,就是写不出那种很满意的感觉,XX老师说了好几次了,还是原样。

改第三遍的时候,我停了几天,没立马改。

想了一下,改掉第一个问题把“陈述”改成“描述”,虽然还不是很完美,没有一步到位,但等级也升了“半级”

后面又改,这次问题是:行文(叙事)零碎。

我又想了两天,在群里看到XX老师分享说,很多时候,不少人写东西,解读别人的作品,非要按照作者(作家)的风格解读(去写)。

我就顿悟了下,觉得说的好像我哟:

“那按照作家本人风格去解读,用民国风格,古文风格,是能成为鲁迅,还是能成为李白,苏轼?最后就谁也不是,连自己也不是了。”

没错,我之前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怎么改进的呢?

用现代化语言去代替那些隐晦的表达,比如用“早恋”或者“怀着身孕嫁给了他”代替“17岁的她总是去沿河边去等他”(因为没看过书的读者,根本不知道去沿河边干什么)

所以,我们有时候写不出合格的书稿,有没有一种可能:

因为是想模仿书的作者风格解读,用“现代风”+“民国风”(或者其它+现代风),而造出了一个“四不像”呢?

其实,萧红的作品,有点像散文,有点像小说又有点像自传,不要模仿她的风格,因为好像自己也没她那经历和天赋

3.再讲讲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我看得还比较少。

虽然高中就看了她的《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第一炉香》,但现在我是不记得的,那时候也读不懂。

但我看了有关她的传记,张爱玲不是她的原名,她原名叫张煐,但她不喜欢这个名字。

她比更萧红更牛了,七岁就开始写小说了

小时候家里条件应该算是好的,不是独生女。

关于和胡兰成的婚姻就不用说了,对方现在资料显示也是作家。

因为以前作家的感情经历,其实都挺丰富的,也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事情,只是比较容易拿来当选题切入点,可能也算是一种现实意义。

所以,张爱玲可能不只是作品影响人,她本人自身也具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点。

那真是从“深情”到“绝情”,说断就断,以她为原型写部网文,都是大大的大女主类型。

这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她过于理性,母性光辉不是很强,这一点在《金锁记》里面就有体现。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总结一下:写作改文要思考,读书要思考,不能啥也没学到,就觉得自己又读了一本书,真是太厉害了。

啥也不懂,这也叫读书?那真的只能算“读”书了。

听人说,那些真正读书的人,一本书都快翻烂了,反复看,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共勉!

话题:你觉得真正的读书是怎样的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和转发。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告删。

责任编辑:

关键词:

热点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