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流”起来_最新资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南网11月1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黄星榕)

山海相连,文脉相承;创意为媒,融合共生。10月30日,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厦门启幕。

从“IP赋能”到“文化+科技”,再到“创意融合”,在文博会的舞台上,各类文创产品争奇斗艳,勾勒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生动未来。

文化赋能:

当传统文脉遇见当代生活

虎符冰箱贴可以当成起瓶器,吴王夫差剑是软萌的铅笔袋,殷商时期的各类青铜器变身为迷你文创……走进人头攒动的“两岸文博IP授权展”,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铅字,而是可触、可感、可带回家的生活美学。

参展的各家文博机构都带来了IP文创方面的“镇馆之宝”,包括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文创系列产品、“万园之园”圆明园十二兽首系列授权产品等。

“我们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份可以带走的记忆和情感。”在圆明园展区,圆明园文化创意产业科副科长史晓琪指着以“十二美人图”为灵感开发的护手霜、珍珠霜说道。

在她身后,基于圆明园四十景设计的冰箱贴、与香氛品牌联名的香薰等,吸引着各年龄段的人驻足。“文创是一种比讲座更灵活、更持久的文化传播途径。随着大众的审美不断提升,我们从生产满足游客纪念需求的纪念品,逐步转向研发高品质的文创,兼顾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史晓琪说,圆明园真正集大成的精华,其实在现已损毁严重的西部中式景区。那里曾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与造园艺术的巅峰,虽然由于历史原因难以再现,但可以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或加入AR技术的文创产品等,让更多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

关键词: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