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8月18日电题:接续中华文脉:全国八成简牍在这里“重生”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熊琦
将简牍泡在蒸馏水中,用软毛笔轻轻蘸洗,再一一测量尺寸、记录、编号和绑线,接着开始脱色、脱水、包装……刚从外地考古现场回来,方北松又第一时间坐在了修复台前。
修复一枚小小的简牍,需要20多个步骤。作为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已将这套流程重复了35年。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对简牍进行清洗。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这是‘秦火’之前的《诗经》抄本。”“这些神秘字符可能是失传的先秦乐谱。”在荆州文保中心简牍修复室内,方北松打开木箱,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支浸泡着竹简的玻璃管,一一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团队修复的成果。这些黄褐色的竹简,尽管多有破损,但工整的楚系简帛文字清晰可见。
在汉朝蔡伦发明纸张之前,竹木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出土简牍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员喜爱的“历史讲解员”。一枚简牍,甚至其中一个字,就可能揭开一段尘封的记忆,填补一段历史的空白。
荆州市境内长江径流里程483公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径流里程最长的城市,自古就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地。20世纪以来,当地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珍贵文物大量出土,揭开了一个先秦南国独特而神秘的文化面纱。
然而,这些珍宝出土之时往往是另一番模样:散成一堆,看上去只是烂泥中黑乎乎、近乎朽腐的竹条木片。
据了解,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竹木简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能在地下保存至今,靠的是饱水缺氧的环境。文物出土后如同煮得软烂的面条,在氧化的那一瞬间更变得漆黑如碳,文字无法辨识,给修复带来很大困难。
“文字写在简牍上,保护它就是在保护中华文明的载体。”方北松介绍说,脱色、脱水,是简牍修复中最关键的两道工序。
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方北松便来到荆州博物馆文物实验室工作。为攻克材料难题,他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在2002年前后找到竹木简牍脱色、脱水的有效方法和药剂,也由此成为业界有名的简牍修复专家。
2003年,荆州文保中心从荆州博物馆分离出来。近年来,中心完成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湘西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等重要文物抢救项目,专业修复人员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50多人。
2017年,荆州文保中心搬入了位于三国公园湖心岛上的新大楼,并且添置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超景深显微系统等40多台(套)先进设备。
一墙之隔,两番天地。公园墙外,车辆川流不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公园墙内,文物修复专家们摩挲简牍,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日复一日。
图为2017年11月20日启用的荆州文保中心新址。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保存状态较好的竹木简牍我们可以按工序修复,但常常也有一些糟朽严重的简牍,需要花费数倍时间和精心,才能让上面的信息重现。”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说。
前些年,荆州文保中心曾接手一批河北出土的汉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由于早年遭遇盗焚,竹木已经炭化,一碰就可能粉碎,字迹更无从辨认。
“我们试验了70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让它们恢复柔韧的特殊材料。”史少华说。经过科学细致的清洗、复形、封护,简牍上的字迹依稀呈现,专家依靠红外拍摄技术拍出了较为清晰的文字照片。
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在查看修复完成的简牍。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用匠心守护古人智慧,用耐心重现文物光芒,用信念扛起传承大旗。
荆州文保中心已为国内24个省市、9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帮助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复活”,数量多达13万枚。他们所修复的简牍,时代从战国至西晋,地域上从南方广东至西北甘肃,从东部江苏到西部四川。
一件件珍贵文物“复活”后,向世人诉说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激荡着无数人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修复了这么多的简牍,没有一枚毁掉,没有一枚遗失。”这是方北松最自豪的事情,“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是我和同事们一直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接续中华文脉:全国八成简牍在这里“重生” 新华社武汉8月18日电题:接续中华文脉:全国八成简牍在这里“重生”新
区域发展新亮点丨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口 新华社成都8月18日电题: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口新华社
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中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央视网消息:受市场需求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全国工程机械行业
共享经济贵在提质增效 价格上涨、服务打折、体验下降……一段时间以来,共享经济在规模不断扩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带着嫁妆”来落户 南开搭建书桌,央企挥毫泼墨。众多央企立足南开,扎根天津,走向全国,
四川盆地至华北明天降雨再增强 南方多地闷热难消 本周末(8月19日至20日),南方降雨仍然频繁,强降雨分散,明天四川盆
英国《经济学人》:美国对华“脱钩”策略并未奏效 新华社伦敦8月17日电(记者黄泽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日前发表题为
锐评100秒丨美日韩@戴维营 又想对中国搞小动作? 美日韩戴维营首脑峰会即将举行。这是三国第一次为会谈专门凑到一起。美
新华时评:“经济胁迫”的专利非美国莫属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题:“经济胁迫”的专利非美国莫属新华社记者许可
【国际漫评】谁才是“定时炸弹”?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出席一场竞选筹款活动时称,由于经济运行和人口结
佛山官窑铁路枢纽班列首发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管办分离,确保项目普惠性!佛山新社会福利院项目养老床位委托管理签约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佛山出台26条举措 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佛山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预计下半年猪肉供需总体平衡 猪价将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4日...
榆阳法院拍卖陕K325F2北京现代牌普通客车一辆! 8月31日至9月1日,榆林市榆阳区法...
8月18日基金净值:华夏兴华混合A最新净值2.865,跌1.07% 8月18日,华夏兴华混合A最新单位净...
蛙鱼图片 蛙鱼 1、蛙鱼是一种以淀粉为原料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