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7月30日电题:香港雀笼技艺:守护者觅得新传人
新华社记者 谢妞
(资料图)
在九龙太子花墟附近,有一个以中式庭院设计的雀鸟花园。走入花园高低有致的树荫里,首先听到的是阵阵鸟鸣,映入眼帘的则是摆放着许多雀笼的小径。来到尽头,身着灰色背心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正不疾不徐地为竹丝雀笼刷漆。
7月的香港潮湿闷热,这位老人依然气定神闲,不受干扰。老人名叫陈乐财,今年81岁,人称“财叔”。13岁他开始跟随舅舅学习制作雀笼,师从制笼名家,从此与雀鸟结下半生缘。
7月22日,陈乐财手持雀笼。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因为热爱 所以投入
“我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做手工,雀笼也是最具有艺术感的手工艺品之一。”谈到为何入行,陈乐财娓娓道来。20世纪50年代,香港提笼养鸟的风潮尚未流行,学习制作雀笼更是“冷门”,更多人会选择剪发、木工等手艺。
陈乐财坦言,虽然当时年龄小,但是看到精美的雀笼挂在高处,感觉心里痒痒的。“当时我蹦出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制作雀笼的师傅退休了怎么办?谁来继承这门手艺?想到这里,我坚定地选择了学习制作雀笼。”陈乐财笑着说。
时间来到20世纪60、70年代,香港的雀笼师傅人才辈出。陈乐财在当时并非名家,所以生意远不如预期。
为了谋生,陈乐财也尝试过其他行业,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制作雀笼的行业中。他说,最爱的还是制作雀笼,无论做哪行,始终放不下。
雀儿易得 好笼难求
雀笼是竹器和木工的结合,依靠的是竹、刀、漆和“一双手”,雀笼师傅更要做到“手中有竹,心中有数”,才能为雀鸟缔造新天地。
制作一个普通的雀笼最少要用上48支竹丝,每一根竹丝都要经过精雕细琢,做到均匀对称。其后,再将竹子用煤油灯加温,形成适合造笼的弧度,之后逐条穿过雀笼底部笼圈上的小洞。笼底、笼脚的花纹则需要找专业的师傅雕刻,实现“笼上生花”。因此,完成一个周正、扎实、通透的雀笼,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
陈乐财曾为自己的爱鸟花费近两年时间制作雀笼,谈起这款雀笼时他笑意盈盈。“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陈乐财说,一般的雀笼只有一层,但考虑到它喜欢跳跃的习性,所以在设计时增加了一层“小阁楼”,让它生活的空间更大。
近年来,惜雀之人在茶楼品茗赏鸟已难得一见,雀笼制造工艺也逐渐式微。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乐财,依然坚持每天营业,现在仍有不少熟客、旧雀友找他修理雀笼,他的工作重心也从制作雀笼变成维修雀笼。
“只做笼是坐井观天,维修可见百家姓。”陈乐财这样形容维修雀笼。
竹丝破烂或者是掉漆,每个损坏的雀笼各不相同。在修复过程中,陈乐财首先会研究造笼师傅的手艺,自己再模仿其工艺后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他可以看到不同师傅的制笼风格,学习同行的优点。“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风格修缮,那么雀笼将失去美感。”陈乐财说。
7月22日,陈乐财指导徒弟阿亨。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非遗技艺 跨界传承
2014年,雀笼制作技艺被纳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传统手工艺”类别。奇巧的雀笼制作技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学习。陈乐财说,做笼需要耐心和定力,自己学到很多技巧,如果后继无人,那这门手艺就会消失,只要有人愿意坚持学习,一定倾囊相授。
近几年,陈乐财陆续收了8位徒弟,他们来自设计、金融、舞蹈等不同专业,经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后开始学习。每周四、周六的下午,他们来到陈乐财的店铺,学习雀笼制作。
从事舞蹈的徒弟何嘉露表示,雀笼在以前的香港电影里经常见到,现在有机会可以学习制笼,非常难得。
“身边很多人都觉得雀笼是父辈甚至是爷爷辈才会感兴趣的东西,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制作。”何嘉露说,真正开始学习之后,切实体会每一道工序,看到一个雀笼从无到有,这种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
设计师郭达麟也是陈乐财的徒弟之一。他偶然接触雀笼制作后,意识到自己需要进一步探索这门技艺背后的美妙。他从头开始学起,从如何选择合适的配饰与雀笼相应,再进阶到磨刀、拉丝等技巧。
7月27日,徒弟郭达麟在维修雀笼。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对于这几位徒弟来说,除了要克服技术上的困难,还有“心理关”。何嘉露坦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主业,在学习时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并不容易。对此,陈乐财在收徒前会让他们先观察制作流程一段时间,确认他们是否有恒心与耐心坚持学习,之后再学习技巧。
“一旦形成这种耐心,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身心愉悦,好像在做‘头脑瑜伽’。”何嘉露说。
在特区政府“初创作家出版资助计划”的帮助下,郭达麟将香港的养雀文化、雀笼工艺等领域的研究出版成书,并在今年的香港书展上展出。他说,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这本书重拾对雀笼制作工艺和雀笼文化的关注。
上一代倾心相授,下一代有心接力,让陈乐财对于雀笼制作工艺的未来有了信心。“每天有很多爱好相同的朋友找我聊天,交流心得,徒弟们也很用心学习,非常舍不得放弃,我会继续坚持‘守护’下去。”陈乐财说。(视频记者:阎月巧、梁嘉骏、许淑敏、谢妞、周远隆(实习))
关键词:
香港故事︱香港雀笼技艺:守护者觅得新传人 新华社香港7月30日电题:香港雀笼技艺:守护者觅得新传人新华社记者谢
【青听·两岸】台湾青年在大陆扬起公益之“帆” 当下,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来到大陆生活发展,在他们当中,还有很多
澳媒:“暴力的美国,真让人害怕” 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澳大利亚人报》网站7月29日刊登题为《堕落的美
尼加拉瓜外长向联合国递交信件 要求美国偿还“历史债务” 6月27日,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递交了一份由尼加
日本福岛渔民:绝对不相信所谓的“处理水”安全 日本福岛县本是一个渔业发达的地方,许多人一辈子靠海为生。福岛核事故
办精彩盛会 展城市风采(大运聚焦) 国家电网成都大运会电力保障团队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开展用电检查。宋豪新
青春身影,闪耀大运赛场内外 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在这里展现青春风采;与此同时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国——访曼恩能源方案集团CEO乌维·劳伯 对于曼恩来说,要发展低碳可持续解决方案业务,中国市场是最佳选择。因
日韩民众:反排海斗争会一直持续下去 7月30日下午,部分日本民众在福岛县福岛市举行集会,反对日本政府将福
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行走蓉城) 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大运村内的互动体验中心成了热门打卡地。没有比赛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宣贯会第二场顺利开讲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江秋琪报道:7月2...
禅城“小小城管员”上岗!萌娃体验城市管理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罗乐莹报道:“叔...
微动漫丨反诈先锋教您护住“钱袋子”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
大运会遇上巴蜀韵味 真的很搭! 7月28日晚,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
村民称河北易县紫荆关镇教场村500多人被洪水围困 当地防洪办:正在组织村民往高处转移 大皖新闻讯“我们村子周围是一条河...
2023年总票房破350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卢扬韩昕媛)据灯...
【打赢恢复重建攻坚战】永春:恢复重建有速度 因灾受阻道路全部抢通 国道356线永春东关镇外碧段抢通并...
前海开源基金3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李赫 覃璇离任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今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