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几年,我国多次实施了“拼车”上太空的发射任务。目前,我国在轨的商业卫星数量已经超过350颗。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商业卫星,它们有什么用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在河南省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遥感卫星拍摄的影像进行数据分析。
鹤壁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存在很多采空区,同时,境内有山区、林区、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每年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有很大的压力。过去,他们对于灾害的预警主要是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采用无人机又无法监测到长周期的沉降变形,于是他们想到了遥感卫星。
(相关资料图)
尝到甜头的鹤壁市,在2023年3月,一次性发射了鹤壁一号、鹤壁二号、鹤壁三号3颗卫星,除了灾害监测,还可以进行污染物监测、农业精准管理等多种服务。未来,他们还要实现更多更快的卫星应用。
鹤壁是我国卫星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涵盖了包括国土调查、水利、林业、农业、电力、应急管理、环保、海洋、气象等在内的诸多领域。
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商业航天迎来高速增长
火箭作为进入太空的工具,通过“拼车”这种发射模式的创新,降低了商业航天进入太空的成本,而成本的降低,又促进了商业航天应用需求的增加。在供应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的作用下,商业航天迎来了高速发展。
在北京银河航天的方舟实验室,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采用了柔性太阳翼。
在航天发射高需求的强力带动下,我国商业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箭多星”、火箭可回收、低成本小卫星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目前,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为主导,各细分领域国企和民企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天目一号、吉林一号等星座计划稳步推进,商业航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太空组网规划。
企业在创新,国家层面也不断给予支持。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新基建”范围。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国家明确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截至2022年,国内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400家。
2023年上半年,商业航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快舟、谷神星、双曲线、力箭等固体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天龙二号液体火箭成功首飞。目前,我国商业航天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350颗。
关键词:
供需两端发力 商业航天迎来高速增长 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央视网消息:近几年,我国多次实施了“拼车”上太空的发射任务。目前,
多地运用科技手段 助力防溺水安全预警 帮助学生安全过暑假 央视网消息:随着暑假到来,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江西、山东等
壮乡留守妇女玩转“新农活” 直播带货既能卖果也能拿奖 中新社河池7月9日电题:壮乡留守妇女玩转“新农活”直播带货既能卖果也
中国高校“最后一课”:“细枝末节”折射人文温情 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典礼当日,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校长王树国撑伞。
古今交融!《新千里江山图•壮美陕西》诠释“何以中国” 当传世名画遇见三秦大地将开启怎样的奇妙旅程?“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网
美媒:美政府大肆举债终将难以为继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5日刊发题为《美国正在举
“中国没有大张旗鼓宣传,但正取得重要进展”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5日刊发题为《中国在应对
中国智慧“圈粉”东盟“Z世代” 【东盟专线】中国智慧“圈粉”东盟“Z世代”中新社桂林7月9日电题:中
追光丨再迎冬运盛会,为什么是这里? 炎炎夏日人们的冰雪记忆被再次唤醒7月8日亚奥理事会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
秉持绿色理念 维护地球家园 驯鹿穿越中广核集团瑞典北极风电项目场地。李申伟摄中国建筑中东公司伊
何以中国丨这里有最早的“中国” 上下5000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送你一个长安·一梦千年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这里是陕西。...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送你一个长安·一梦千年——才女薛涛的才情天地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这里是陕西,...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国宝文物幻化AI形象,在元宇宙讲述前生今世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国宝文物幻化AI形...
年底完工!海口江东新区这个医院项目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 海拔新闻记者...
星野露营:舒适装备,星级享受 夏天,驾车驶向草原,开启追逐风的...
杭州:职业体验 乐享暑期 7月9日,小朋友在体验“发型师”工...
最高38℃!14日前安徽多高温天气! 据安徽省气象台最新消息,10日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