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眼下,岭南地区渐入龙舟赛季。珠江水网密布,孕育出各具地方特色的龙舟传统:既有591岁的盐步“全国最老龙舟”出水再战,也有新龙舟、新桨手不断试水,渴望青出于蓝。赛龙夺锦的热情也因此被迅速点燃。
老龙“觉醒”,新龙下水。新旧交替呈现,也能各美其美。岭南文化的兼收并蓄一览无余。而今年,奋楫争先不止于水上,龙舟赛之外,拼新意、拼创意的“龙舟文化”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在6月7日开幕的第19届文博会上,来自东莞的元宇宙龙舟、汕头澄海的龙舟潮玩……层出不穷的创意龙舟周边吸引众多目光,不少人直呼把龙舟“玩明白了”——在文博会上,创意和创新从来不缺市场。
跨越十九届,伴随广东这一全国经济大省的腾飞,文博会也从一个地方性展会成长为“中国文化第一展”,根植岭南土壤,领受全新使命,文博会在今天如何寻找自己的新坐标?文化产业对于广东而言,又具有怎么样的地位和意义? 静水深流从“朝前走”到“回头看” 早在文博会正式举办前四天,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大芬村的文博会分会场提前开幕。今年,大芬村分会馆着力打造的“当代潮流IP画廊联盟展”“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AI视觉艺术展”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大芬的认识。 从2004年第一届文博会开始就作为分会场的大芬油画村,已经连续参与了19届。近20年间,大芬村曾因仿制画而兴起,也遭受过质疑和市场冲击,最终选择转型创新,吸引年轻画家在这里原创,打造属于自己的IP……大芬的巨变,在一定程度上勾勒了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先行之城的发展缩影。 这股追求原创创新的风气自然也吹向文博会场。 作为文化产业界的“广交会”,今年文博会吸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海外专业观众参展,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汇集,也让文博会成为中国观察世界文化交易市场的最佳窗口。 “以前我们每年要到国外参加各种展会买版权产品,现在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原创。”国内一家知名文旅企业负责人刘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旅企业不仅在“朝前走”,也在不断“回头看”,既检视来路,也从传统中寻找“中国启迪”。在文博会上,甚至有越来越多外商主动来洽谈中国原创IP引进。 “蓦然回首”的不只是一两家文化企业,仅从广东看,从年初火爆出圈的潮汕英歌舞,到不断刷新热搜的龙舟、骑楼、咏春……过去一年,广东全省博物馆依托民俗和藏品,开发文创产品3250款,比上年增长41%。 文化从业者们也从中看到了传统元素对文化产业的“点化”作用。从场内到场外,原创因素在迸发,中国传统元素不断成为载体甚至内核,这种“风向”变化无疑影响着文博会,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市场。 造船出海从一张门票看“数字文博” 今年文博会首次推出数字门票“醒狮小水滴”,门票线上发售并赋予门票权限,还设置了转赠功能,将文博会小水滴打造成为一张崭新的数字名片。
在一张小小的门票上着力甚多,足见本届展会在“数字化”上用意颇深。 从上一届文博会到本届,仅仅相隔6个月,如何展出“新意”,压力不小。最近,“数字化”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亮点。因此,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1517平方米的展区集聚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经营主体、重要平台和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今年年初,广东本土舞剧《咏春》以别具一格的南派武功迅速走红,在多地巡演,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而在数字中国展区,《咏春》则被进一步数字化,移植进数字剧场进行情景再现,通过数字化二次创作,一招一式更加立体,更多人能沉浸式体验南派武功酣畅淋漓的出拳打法,如临现场。 “数字化”远不止于呈现。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走向真正的产业一线:具有交互、学习功能的虚拟数字人在本届文博会上涌现,甚至在文化产业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以前我们觉得人工智能遥远,现在通过文化+AI,依托用感官的认知,可以先去触摸到未来的模样。”数字中国展区策展人之一杨炎涛认为,文博会正在给予包括“数字化”在内的科技新力量的想象力空间。 纵观文博会的多元新元素不断加入,这种传统与科技的融合,并非单纯的“雏凤清于老凤声”,科技赋能IP实现借船出海,传统文化力量的注入,则赋予科技和创新更多内涵。 “文”根深种到底需要怎样的土壤? 2021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91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54%,连续19年位列全国第一。到2025年,广东还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6%的目标,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支柱产业之一。 以卓越的制造业享誉世界的同时,广东也将文化产业纳入“支柱产业”,甚至GDP比重仍在继续提高。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文化产业为何也能在制造业之林中蓬勃发展? 深入举办地深圳,你能感受到文化产业园几乎扎根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文旅企业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同样傲立在城市中心——不只是地理位置的相近,通过产业协作,甚至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链:借助“超级计算机”,动漫产业“算”出更多精致逼真的画面,紧盯最新出炉的文创IP,制造业企业应声而动,开足马力推出叫好又叫座的文创周边…… 而从更大的视角横向观察广东全域:这里汇集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多元文化,文化创作素材和灵感在此俯拾即是。《隐秘的角落》《狂飙》等影视作品借助浓厚的当地风土人情爆火的同时,也带动拍摄地“携手出圈”,文化的撬动作用不可小觑。 站在产业链顶端纵向比较:广东云集了9大类146个行业门类齐全的完整文化产业链,近万家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形成一片葱葱绿林,林荫之下,催生了大批全新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创意转化效率之高,让凭本事、靠创意吃饭的初创企业也不愁成不了“小巨人”“独角兽”。 因此,在广东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久前出炉的《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增加高品质精神文化供给。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建设文化创意新高地。有了风向指引,文化的种子在岭南沃土上厚植成长,似乎也就顺理成章。 走出文博会现场,江面桨声不绝于耳,不远处,港口货轮往来交织。正是九天云雨在此汇聚,造就了这里江海交汇的景观,也塑造了广东人包容创新的个性。走过十九载,今天的文博会依然在不断接纳新的文化因素,依然在不断扩大思想、创意交流的平台,依然培育文化之根,深植先行之城。 (总台记者 林丽丽 周羽 郭翔宇)
关键词:
【天天新要闻】“文根”何以“深种”?看文博会如何寻找岭南新坐标 眼下,岭南地区渐入龙舟赛季。珠江水网密布,孕育出各具地方特色的龙舟
夜幕下,一个群体带动城市消费新热潮 海报制作:方金洋新华社天津6月9日电(记者郭方达宋瑞)放上置物架、挂
苍穹巨灵·内蒙古篇 全球微头条 莽莽苍苍的林海雄浑壮阔的沙漠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辽
【天天播资讯】各地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服务 前5个月新办涉税经营主体643.5万户 央视网消息:随着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议员“造反”!美众议院陷入瘫痪 全球焦点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据美联社报道,在债务上限协议的影响下,美国众议
中国代表揭批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掩耳盗铃 暗度陈仓 每日速讯 国际原子能机构(下称“机构”)六月理事会正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在中
【真相|漫评】日本:核污染水很“安全” 海鱼:无法呼吸 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的计划已进入倒计时。日本政
【国际漫评】戏精 法国前驻美大使热拉尔·阿罗近日发推文,质疑美国到底想对中国做什么。
【国际漫评】核扩散三兄弟_当前热门 柬埔寨首相洪森近日警告称,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一场危险的军备竞赛的开
美西方通过资源侵占 加剧全球贫富差距 西方国家通过占领资源,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导致全球贫富差距的加
世界观点:新一轮“龙舟水”来袭 未来10天 雨雨雨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第四届南海汽车美食嘉年华在大沥开幕 全球微动态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佛山市岭南生物医药基金签约仪式在三水举行,首期资金规模2亿元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
潮头观澜丨祖国北疆的绿色答卷 6月的河套平原,小麦抽穗,玉米拔...
excel筛选后的数据复制粘贴(excel筛选)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excel筛选...
动物童话大王_小动物对抗魔鬼大王的故事 小动物对抗魔鬼大王的故事
中央气象台:华南等地部分地区雨势较强 黄淮江汉等地将逐渐“退烧” 全球快资讯 气象专家提醒,华南等地部分地区较...
“炎值”升级!今天午后要防强对流天气,局地最大风力可达10级! 扬子晚报网6月10日讯(记者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