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题:雄安新区建设稳步推进 “未来之城”雏形显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记者
春回大地,冀中平原新绿舒展。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投身这片热土,参与并见证着雄安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建设现场,28岁的摄影师任双欢不时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这个项目的建设历程。他是雄安新区雄县韩庄村人,以前是一名婚礼摄影师。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中铁十二局雄安站房项目部,成为一名工地摄影师。
任双欢见证了这个面积相当于66个足球场大的高铁站,从庄稼地里拔地而起到开通运营的过程。他用相机、无人机记录工程进展以及工友们的日常生活。
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了。”任双欢感慨说:“新区每天都有新变化,我最开心的就是用镜头记录这些大楼一天天‘长高’,这也是我和家乡一起成长的见证。”
雄安新区着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起步区、启动区扎实推进,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启动运行……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疏解工作呈加速之势。
这是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化雄安总部001大厦项目建设现场(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企业总部区001号的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中国中化总部大楼是首批疏解央企中在总部区最早动工的项目,在项目施工现场,几十根钢结构柱已经竖起,八角形的造型轮廓初显。
这座大楼建筑高度约150米,采用了白洋淀“金芦苇”的设计理念,寓意白洋淀芦苇生生不息,繁茂生长。大楼建成后将成为雄安地标之一。
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1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约120平方公里,35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3家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全部开工。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
智能网联巴士901线测试车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道路上行驶(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容东片区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先行区,目前已有6万余名回迁群众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在容东片区的公路上,智能网联巴士正在进行运营前的道路测试。它能识别红绿灯、道路提示牌和车道标线,能自动做出跟车、超车、停车、变道等动作。
智慧交通是雄安打造智慧城市的缩影。行走在雄安新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不久前,作为“城市大脑”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雄安在建设物理城市的同时,一座数字城市也在同生共长。”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袁晓东介绍,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对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科学决策,将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这是雄安新区白洋淀景区(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从劣V类大幅提升至Ⅲ类标准,野生鸟类已达252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46种。
今年49岁的韩战桥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一所小学的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背着相机到白洋淀边巡护、救助野生鸟类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一个地方的生态好不好,鸟儿是会用翅膀来投票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韩战桥从小就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是雄安新区千年秀林(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先植绿、后建城,这是雄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生长之路。2017年11月,新区启动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项目,“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开大幕。现在,这里已累计造林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大幅提高到34%,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正逐渐成为现实。
这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如今的雄安,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日益秀美。由秀林、绿谷、淀湾组成的生态空间骨架,将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形成城淀相望、城绿相融、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
雄安,这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正向我们走来。(记者陈忠华、曹国厂、高博、张拓、杜一方、吴梦、邹尚伯)
关键词:
环球热头条丨雄安新区建设稳步推进 “未来之城”雏形显现 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题:雄安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未来之城”雏形显现新华社记者春回大地,冀中平原新绿舒展。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从“一...
“未来之城”雄姿初现 卫星视角见证雄安新区建设历程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时至今日,已经整整六年。这六年,一座座民生工程兴建,一个个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实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聚
每日热议!促消费惠民生 便民生活圈繁荣社区商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U.S. uses tech companies controlling internet to spy on world: report_全球播报 FilephototakenonMarch18,2015showsEdwardSnowdenonthedisplayofacame
穿越中国新坐标丨千年之城,未来之城 春日雄安生机盎然一座“未来之城”正迎着春风拔节生长从卫星视角观看雄安的变化河北雄安新区经过多年规划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承接北京...
新华全媒+|团结合作迎挑战-天天新资讯 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论坛议题...
仿真鸟潜入栖息地会有什么偶遇?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为了能够更多地了解珍稀鸥类北迁时的行为表现,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团队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打造仿真鸟。那...
今头条!亿缕阳光丨春意款款 人心暖暖 这个春天,让我们与温暖撞个满怀!出品:陈星星监制:李天亮制片:王晓欣、胡春莉策划:申宁统筹:袁小海协调:王隽逸、李晓云、毛佳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三届中欧音乐节暨中西建交50周年音乐会成功举办 时值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第三届中欧音乐节暨中西建交50周年音乐会”于3月31日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和西...
【天天时快讯】好评中国丨现在聊一会 3月31日,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仪式暨“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现场,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盛玉雷围...
热资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复通跨省长途列车 新华社香港4月1日电广深港高铁香港...
全球百事通!2022年度佛山158项标准上榜企业标准“领跑者”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陈意威通...
天天快报!各地特色经济持续发力 消费加速复苏 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在全国上下“...
佛山明确“长幼随学”服务实施范围 近日,为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因“多...
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电科集团召开宇航型号任务推进会 天天快讯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中国航天科技...
世界速讯:CBA常规赛:北京控股胜山东高速 CBA常规赛:北京控股胜山东高速---...
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巴西第二大外汇储备货币 当地时间3月31日,巴西央行发布的...
太阳头上冒绿光,这是什么神奇的光学现象? 绿闪光是日光在大气中折射的光线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