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可以被逐一拆解吗?作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方寸之间彰显着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息息相关。纵观汉字漫长的演变历史,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誉为“字圣”。CCTV-1今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将以许慎的视角,打开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许慎如何穷尽一生破解文字密码?汉字的前世今生又有多精彩?本期节目将带领观众在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中寻找答案。
这本识读古文字的桥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你分辨“文”和“字”的区别
文字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载体,因现实需要,不断演进。相传黄帝时期,中华文祖仓颉始创文字;西周太史籀效法仓颉、改进文字,所作文字十五篇,被称为《史籀篇》,而由他整理的字体被称为“籀文”,也就是大篆;秦相李斯与同僚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留下小篆。到了汉朝,隶书逐渐成为书写的主流,却产生乱讲汉字的现象。为了让世人明白先贤造字的深刻意旨,许慎搜集整理小篆,结合古文、籀文考查解释文字,著成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说文解字》。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观众将跟随节目开场戏探寻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聆听主持人王嘉宁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邬文玲,共同解读汉字的演变规律以及《说文解字》的历史价值。
《说文解字》由许慎耗费数十年心血撰著而成,全书收录了9353个正篆,1163个古文、籀文等重文,并采用“分别部居”的方法,提炼总结出540个部首,形成了一套形义结合的汉字系统。生活在隶书盛行的汉代,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时,为何却以小篆作字头?节目中,邬文玲以小篆“寒”字为例展开解读,让王嘉宁感慨:“零下二十摄氏度起码是有了。”由此,她也进一步解释道:“隶书虽然结构非常规整,书写也非常方便,但是象形的意味大为减弱,而小篆有很强的象形性,能够显示出造字本身的含义,根据字形才能够正本清源,达到‘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的目的,更好地传承古文经典。(也因如此)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说文解字》,来辨认、释读新发现的数千年前的战国竹简、青铜器铭文,以及甲骨文等古文字。”
我们常说“文字”,但你知道“文”和“字”其实是不同的概念吗?《说文解字叙》记载:“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节目访谈现场,王立军解释道: “‘文’是古人最初创造文字时,描摹客观事物形象的象形字;随着社会事物越来越繁多,古人光靠‘文’不足以应对表达的需求,便用最初造的‘文’作形符或声符,组合成‘字’。文不可以分解,因此是‘说文’,字可以解析,故而叫‘解字’,这便是《说文解字》书名的含义。”蒙曼表示:“汉字是自带文明密码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态度,对价值的认知,许慎就是破解文字密码的人。”
陈晓一人演绎许慎老中青三代
戏剧舞台再度为先贤“圆梦”
许慎,字叔重,从小广泛阅读经书,后跟从东汉名儒贾逵为学,甚得经学大家马融尊崇。当时大多学者世守一经,唯有许慎通解五经,有“五经无双许叔重”的美誉。本期节目戏剧以此为切入口,将围绕许慎名字中“慎”“重”二字塑造其人物性格,生动演绎许慎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等故事,致敬一代代文字研究者恪守本心、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后世读书人对华夏文脉、中华典籍的传承守护。
戏剧演绎中,许慎的青中老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由演员陈晓一人分饰,首次参演《典籍里的中国》的陈晓坦言这是个不小的挑战,非常珍惜能有机会饰演这位纯粹、严谨的学者。此外,节目组还根据史料中“考之于逵”的记载,在戏剧中融入了许慎恩师、东汉大儒“贾逵”一角,又据《后汉书》中“马融常推敬之”等描述,创作出以大经学家马融为原型的许慎挚友“马文”,并邀请演员石兆琪、李健分别饰演。三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将贯穿整场戏剧,展现曾经陪伴、帮助过许慎的众多东汉学者的缩影。
为了细致再现《说文解字》的成书历程,精准诠释“五经无双许叔重”的先贤风采,现场拍摄时,节目主创和三位主演还会依照实际表演情况,对剧本台词、镜头调度、表演细节等反复打磨。例如,考虑到许慎晚年被眼疾所困、看不清文字,陈晓特意眯着眼睛看竹简,还原了老年人的眼神状态;李健演绎马文内心激动时走路的样子,设计加入了摔跤的动作等。
令人期待的是,节目将再度呈现先贤的“圆梦时刻”:许慎跟随“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来到1900多年后,亲见国家语委“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了解到后世专家学者在电脑里建构了数字化“说文解字”,促进文字的学习和传承,许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感慨道:“有形易灭,无形永存,如此,我华夏文明当可以此技术永存不灭!”这也让同为文字研究者的王立军教授深受感动,他表示:“《说文解字》的价值是恒久的,经过1900多年的流传,它又以新的面貌融入当今时代,通过现代化手段继续发挥对汉字研究以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汉字,蕴藏着古人对天地自然、世间万物的体验与认知,积淀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与智慧。CCTV-1今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将立文字之本、传文化之道,带你“说文解字”!
关键词:
一招破解文字密码!《说文解字》怎么做到的?|天天微动态 你知道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可以被逐一拆解吗?作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方寸之间彰显着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
天天观速讯丨Interview: China's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aims to ... AsadollahBadamchian,generalsecretaryofIran sIslamicCoalitionParty,speak
【全球快播报】Economic Watch: China-Brazil economic cooperation sails steadily toward brighter future BEIJING,March25(Xinhua)--AfteravoyageofmorethanamonthfromSantosPo
Herdsmen enjoy life changes under relocation policy in China's Xinjiang DuriJarman(R)talkswithhisyoungerbrotherwhoalsolivesinAiminVillageo
看点:GLOBALink |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mer Egyptian PM CAIRO,March25(Xinhua)--Ithasbeen10yearssincetheconceptofacommunit
GLOBALink | China's green energy in the eyes of Brazilians Inrecentyears,investmentsandtechnologiesfromChinahaveplayedanimportan
车辆追尾起火 危急时刻 解放军官兵紧急救援|当前快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在福建厦门,一辆黑色小轿车与一辆正在掉头的红色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危急时刻,驻地第73集团军某勤务旅官兵立即赶...
清明节将至 多样祭祀方式让思念有“形”更有“情”-天天观焦点 清明节将至,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这个周末各地迎来了清明前的第一个祭扫高峰。各地民政部门推出免费送鲜花、时空邮箱等文明低碳祭扫...
新闻周刊丨她是造出“彩虹村”的“97”村支书 周四(3月23日)召开的鹤壁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会堂,这位1997年的市人大代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探索学习乡村发展的路径。此
共同守护“水中国宝” 20万尾中华鲟分批放归长江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保护动物的消息,接下来一起去长江湖北宜昌段和四川眉山,去看看动物们可爱的身影。湖北:放流20万尾中华鲟同步开展...
最新快讯!金观平: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 近期公布的前2个月宏观经济运行数...
焦点!强科技端牢“中国饭碗”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
“绵阳造”精品馆开馆 300余种名优特产品亮相佛山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陈意威通...
佛山市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媒体通气会解读招生政策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苏宏堃通...
杨浩:准备了3-4个动作以防加赛 已经摸清了张镇麟和曾凡博的底 CBA全明星扣篮大赛预赛在昨晚进行...
2023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发布,备考面试要注意什么_当前热议 3月26日凌晨,2023年湖南省公务员...
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门票多少_即时 门票价格:成人每人60元;1、1至1...
中国足彩网竞彩26日推荐:鹿岛鹿角反客为主 观天下 周日002日联赛杯新泻天鹅VS鹿岛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