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刘越) 有道是,不出十五都是年。虽然春节黄金周已然结束,但神州大地仍然沉浸在新春氛围中。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春节,在喜庆欢乐之余,文化韵味亦愈发浓厚——从舞台之上《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诉说东方故事,到寻常巷陌间围炉小坐以茶会友,烘托团圆氛围,再到出行路上,唐装汉服衣袂翩飞,与热闹的非遗景观相映成趣……这个春节可谓是“文化味儿”十足!
汉服爱好者欢度新春。受访者供图
文艺节目屡“出圈”勾勒中华文化神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央视到卫视,春晚是春节文艺中最为核心的精华所在。要说2023年春晚舞台上最出圈的节目,《满庭芳·国色》必定榜上有名。水袖扬起明艳桃红,折扇舞动清雅凝脂,纸伞翻转灵秀缃叶,长剑挑落古朴沉香,该节目别出心裁地以各式各样的舞姿来描摹斑斓绮丽的中国传统色彩,如诗如画,一展满庭芳华。
从别具韵味的称呼中就能看出,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色彩的喜爱和向往,绝对是独一份的。也难怪《满庭芳·国色》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是血液里被唤醒的热爱,从远古而来。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视频截图
“这个节目确实很精彩,它用中国的颜色来象征中国文化的精神,很有意蕴。”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满庭芳·国色》通过舞蹈演员动感的表演,演绎出了中国色彩的内涵,“中国式美学有它自己独到的风情风韵,给人以非常好的审美感受。”
这并不是孤鸿一瞥。自打在2022年春晚上亮相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持续引发“青绿热”。《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出圈的同时,更多人开始注意其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美学。
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而此前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上,舞蹈《唐宫夜宴》也收获众多好评。不难发现,近年来,从总台到卫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在与春节相关的文艺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含金量与关注度双双水涨船高。
张颐武认为,这说明大众对于中国式美学风格的审美情趣越来越高,跟这些年来社会潮流的变化也有关系。
“无论是春晚还是河南卫视的出圈,它实际上是整个潮流里边的一部分。”张颐武说:“一方面,这些节目都自觉地加强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另一方面,发掘本民族文化里边这些富有意蕴、特色、独到风格的内容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也受到了年轻受众的欢迎。”
唐风宋韵! 新兴社交活动拉满文化氛围感
新春佳节,大年初三,位于广西贺州市“临贺古城”旅游区的“井號”茶社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客人。三三两两人儿围坐,一壶清茶、一炉炭火、几盘烤物生果,既有煎汤品茗的仪式感,更有团团圆圆的氛围感。
“我觉得今年春节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女孩黄桃刚从南宁回到老家,便约上几位好友来围炉煮茶:“我本身是在南宁工作,回到老家就想跟最好的闺蜜来这里一起聚一下。围炉煮茶最近很火,茶文化本身就很有氛围感,可以让我们放慢节奏,和朋友好好聊聊天。”
围炉煮茶。刘越 摄
唐宋时期,中国人就已有煎煮茶汤、围炉夜话的雅致习俗。大众印象中,现代茶文化的受众群体年龄层偏高,但环顾茶社,年轻面孔却占了多数。
“其实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可能会更深。但我们整个布置的定位,还是针对年轻人的,特别是90后和00后的这一波年轻人。”“井號”茶社老板凌总谈起他的生意经:“在我看来,近几年以来,年轻人特别喜欢传统文化,他们也热衷于去传播传统文化,说明我们文化自信的程度越来越强。”
1月26日,某电商平台发布2023年春节“暖”消费报告,围炉煮茶榜上有名;在某APP热搜榜上,围炉煮茶更是超过螺蛳粉和辣条等国民食物,登上美食热搜TOP3。这一颇具传统文化神韵的新型消费模式,俨然已成为春节假期中的社交聚会新宠。
年轻女孩在围炉煮茶。受访者供图
“围炉煮茶是富含东方意蕴的一种社交方式。在中国。以茶会友是很古老的传统,吃茶也是一种体验,一种心境,一种文化上的趣味,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在张颐武看来,围炉煮茶的兴起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潮流的外化体现:“围炉煮茶跟年轻人对于国潮、国风、汉服的趣味追求一样,也是文化复兴的一个部分。”
非遗传承实践火热 “文化出游”成趋势
宽窄巷口焰火万道;陇西城外花灯千盏;八达岭前灯光绚丽;黑龙江上漫天飞雪;苗寨的笙歌广府的锣鼓,龙舟竞渡破冰北疆,民谣飘过彩云之南…… 这个春节,八达岭夜长城、四川成都火花节、陕西西安新春灯会等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市场亮点,“文化出游”也成为一大趋势。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演出、展览、灯会、乡村“村晚”等活动精彩纷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各地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10522场,如黑龙江以“醉美冰雪季、非遗过大年”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黑龙江冰雪非遗周”“百人百米百图剪纸展”“非遗迎春灯光秀”等活动。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宋古城1月27日晚开展多项非遗展演,1月27日晚,天长宋古城的民俗艺人表演“火流星”。 翟羽佳 摄
不仅如此,“游博物馆过大年”同样成为新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19个省份900余家博物馆策划推出展览和活动2200余个。中国国家博物馆“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山西考古博物馆“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辽宁省博物馆“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等。将生肖文化与文物文化相结合,展示的是“兔文物”,折射的是“年文化”、迸发的是“爱国情”。
而除了出游地点,出游服装的“传统化”也成为兔年春节的一大亮点。身着唐装的男士风度翩翩,一袭明制马面裙的少女娇俏明艳,头戴虎头帽的小朋友活像年画里的娃娃喜庆可爱。
头戴虎头帽出行的小女孩。受访者供图
兔年伊始,今年36岁的陈玉就和丈夫换上全套汉服欢度春节,还给女儿戴上了虎头帽:“中国习俗中,虎头帽寓意平安吉祥。所以我之前就给孩子买了一个虎头帽,让她过年带着,又吉利,又喜庆。”
陈玉认为,中国传统的习俗是不能丢的,“中华崛起、国家强大了,我们自己背后的底蕴就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中国人都以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文化背景而骄傲。”
“具有民族风韵的服装非常吸引人,它确实也是一种独到的时尚。”张颐武以汉服举例,“因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万象更新,标志着未来新生活的正式开启。而传统文化的意蕴和节日的整个情调和氛围都是非常契合的。”
“这些年来,社会潮流和审美风尚产生了转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以后,我们会更多地去寻找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予以精神认同,另一方面就是这些风格确实有吸引人的独到魅力,表现了东方文化独到的美,这种美是很难对替代的。”(完)
关键词:
环球速读:这个春节,你感受到全方位的“文化味儿”了吗?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刘越)有道是,不出十五都是年。虽然春节黄金周已然结束,但神州大地仍然沉浸在新春氛围中。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春节...
什么是中国活力?这个春节告诉你 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 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 43亿元;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
玉渊谭天丨一个春节,读懂中国经济的世界意义 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国春节,让一些看法变了。春节前,中国防疫转段,让一些外媒对中国经济复苏产生质疑,《纽约时报》称中国面临“崎岖痛...
【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世界即时看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近日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未来将有更多...
当前关注:中国游客回归将提振全球旅游业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27日报道,中国农历新年假期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人正在摆脱疫情,外出旅行。野村证
天天热文:【活力中国】春节出行旅游暖意足,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加速恢复 中新网1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李金磊)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出行人数明显变多,旅游市场回暖,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 08亿人次,国内长线游迅速复苏
当前最新:直通车、坐包机 “点对点”接送返岗 “职”等你来 央视网消息:为了保障企业用工,近日,江苏、甘肃等地纷纷采取“就业直通车”“务工包机”等多种招工保障举措。既方便企业,也为务工人...
热头条丨人勤春早劳作忙 时下,全国各地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之中,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1月28日,工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水木蔬菜工厂番茄...
企业订单增长 多地用工需求增加_天天快资讯 央视网消息:人勤春来早。春节假期的热闹氛围还未完全消散,一些外贸大省的企业就拿到了今年的生产订单,不得不提前招工,以保障正常生...
天天热消息:各地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昨天(1月28日)是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各行各业的人们回到工作岗位,用奋跃而上、飞速奔跑的实干开启新一年。昨天,上海...
三水西南14个农贸市场今年内完成转型升级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何艳纯通...
凝聚政企合力,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顺德北滘举行新春政企茶话会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何东婷报道:1月2...
开足马力!佛山103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超850亿元! 竞标争先、赛龙夺锦起步即冲刺、开...
天未亮就出发!抢订单,拼真劲,佛山35支招商队伍奔赴全国-世界看热讯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佛山全力...
弘业期货:铁合金节后短期震荡偏强 锰硅方面,成本支撑强,锰矿挺价,...
01月30日00时吉林松原昨日疫情新增2例、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确诊103例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性强,不侥幸,不...
环球报道:上海奉贤企业抢抓“开门红”迎接兔年首个工作日 兔年首个工作日,在浓浓的“年味”...
开工就开战 开战就决战 郴州擂响旅发大会项目建设“战鼓” 开工就开战开战就决战郴州擂响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