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全国住建领域前不久刚刚确定的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规划管理,城市有多“智慧”,人们的生活就有多便利。这个春节,无论是就地过年的,还是返家探亲的,可能许多人都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正在随着城市一道,变得越来越聪明。
最近,随着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即将宣布基本建成,包环每天开车走在上班的路上,感受大不相同。
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后视镜,会将车辆前后所有各类交通信息实时甚至提前发送给包环。进入主路是否有行驶车辆,会提前预报;车道后方有超车行为,会提前预报;前方有车辆打开双闪灯等交通事件发生,会提前预报;前方路口有行人过街,需要等多久红灯,也会提前预报。 重庆市民 包环:我觉得现在车,还有路,还有人,就完全结合在一起了,我觉得对驾驶员来说,更加安全了。
相比普通导航,包环的这块后视镜,对于交通安全信息的预报和提醒可以达到毫秒级。如此智能的背后,是重庆两江新区220公里干线道路,安装了500多套各类路侧感知、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现在,每一秒钟就有1000-1400条信息数据,回传至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平台,随后这些信息会被依次分发给相应道路中装有车载接收单元的车辆,从而实现道路与车的智能互联。
不仅如此,此刻坐在驾驶舱内的包环并不知道,当他行驶在道路上,车辆真实的行驶轨迹、道路运行状况,在智慧城市的大屏上,也已经实时被全息模拟呈现出来。这意味着,这一条条“智慧的路”,通过各类感知设备,不仅可以实时掌握交通状况,还可以实时更新和推送信息,并对交通态势进行自主研判分析。
如今的重庆,不只是交通更智慧,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下,重庆还着手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信息模型,在这个模型的支撑下,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设、规划所需,还在智慧城管、智慧园林、智慧社区等领域实现了不少新应用的落地。 在地上,是看得见的“聪明”,而在地下,同样看得到“智慧”。
夜晚,重庆南川的迎春灯饰亮起来了,走在流光溢彩、年味浓浓的街上,很少有人知道,此刻的地下,1万多个各类传感器,正在每时每刻保障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
中铁十一局重庆南川综合管廊项目部工作人员 周润:这个是我们的防火门,防火门是每200米一道,进来以后我们就为我们的智能设备所包围。这个(感温)光纤要覆盖所有的电缆,到时候电缆哪里发热,它就会迅速感应,然后传到我们的智能系统中去。这是几个传感器,一个是氧气,一个是温湿度,一个是硫化氢,一个是乙炔。
走进南川的这条地下管廊,每间隔200米,就布设有一系列成套的传感监测设备,包含消防、空气监测、管线温度监测、人员位置感知等等,共计1万多个。有了它们,搭配智慧运维系统的地下管廊,不仅像穿上了一套“智慧外套”,还拥有了一个“大脑”,能实现自检,还能与维护人员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定位和精细修复。
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汤旭:平时人工能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远程控制基本上都能做得到,自动感知它运行的情况,然后自动分析它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地上到地下,从视频监控到传感器动态感知,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城管,重庆这座城市变聪明的故事,其实正在全国许多城市上演。目前,全国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就已达到了290个,累计开工建设的地下管廊项目超过1600个,长度超过5900公里。如今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呈现省级城市领跑、地级市紧跟、县级市起步的态势;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智慧,正在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朱江 郭茜 杨潇 郭彦 吴方 王凯 孙茜 邓丽娟 李洪淼 张帆 张昊 重庆台 王鹏)
关键词:
传感中国丨变“聪明”的城市-全球报道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全国住建领域前不久刚刚确定的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小到衣食住行...
新年演讲|在一起,比金牌更闪耀_全球实时 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45公里 小时世界杯上的进球速度大约在100公里 小时以上脚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是武大靖大家都知道我
全球球精选!古特雷斯呼吁在网络世界建立“护栏”阻止仇恨言论蔓延 新华社联合国1月27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呼吁在网络世界建立“护栏”,以阻止仇恨言论、极端意识形态和错误信息蔓...
外媒:世界乐观期待中国复苏“连锁反应”-全球快讯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月25日发表文章称,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官员言论表明美意图破坏全球能源安全 环球快播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本月26日,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美国国会的一个听证会上说,相信美国政府对“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感到满意。对此,...
【环球新视野】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国际论坛)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中国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日前公布了2022年经济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
【国际锐评】火热的中国春节为世界经济带来暖风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 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 43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3 1%、30%;春节档电影总票房67 58亿元,同比增长11 89%;
夫妻村医的“健康夜校” “广大村民注意了,今天晚上六点半,‘健康夜校’讲新冠病毒感染后期不适症状的康复常识,请大家准时到村卫生室听讲。”1月25日,大年初...
上门入户 精准服务-要闻 “邹爷爷,血压还有点高,降压药坚持吃,平常多休息。”春节前夕,在85岁的邹纯金家里,家庭医生朱敏为老人测体温、量血压,做心肺听诊...
心血管病患者感染后应坚持合理用药_全球快看点 冬春季天气较冷,如果经常劳累、激动、饱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发烧时心跳加快是否正常?心血管病患者感染新冠...
三水区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凸显,2022年GDP同比增长2.1%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钟玲玉通...
三水南站迎春节返程客流高峰,预计27日到发旅客超5000人次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徐晓杨报...
热门看点:假期长时间看手机,快来解锁正确的姿势【健康幸福过新年】 春节假期,很多人手机不离手。殊不...
南海官窑派出所成功帮助一男子找回亲人 天天看热讯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宋世伟报...
不来宁夏不知道丨“中国新硅都”正从这里崛起 不来宁夏不知道丨“中国新硅都”正...
【全球新要闻】论做大佬的女人有多爽⑫ 下了飞机,顾然托着行李走到机场大...
镜头下的大凉山:动车穿越大凉山 当前滚动 镜头下的大凉山:动车穿越大凉山
哈尔滨:改善需求在观望,刚需仍是购房主力_天天速递 “刚需”仍是主流如果说像吴琼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