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龙江迎来了一轮寒潮天气,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寒潮预警,这背后离不开气象站的数据监测。《新春走基层》,总台记者走进哈尔滨国家气象基本站,我们一起看看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日复一日坚守在岗位,观测“天公”心情的。
晚上7点15分,室外气温降至零下27摄氏度,气象观测员孟祥龙听到放球口令后,将带有传感器的氢气球放飞到空中。
【资料图】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孟祥龙:这两天,今天风是比较大的,咱们球比较大,风越大越不好拽,尤其雨雪天,道比较滑,有的时候还站不住。氢气球一拽,你还容易摔倒。
黑龙江全省一共有4个高空和地面相结合的国家基本气象站,其中,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探空观测次数最多,别的站每天只放两次氢气球,这个站每天要放三次,除了晚上7点15分、清晨7点15分外,多了一次凌晨1点15分的放飞任务。一年365天,也就意味着多了365次,且放飞时间必须分秒不差。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孟祥龙:因为我们这个数据要进行全球的交换、国际的共享,所以全世界的观测站都会在统一的时间把气球进行释放,然后进行观测。最后归纳数据之后,把数据统一上传,为今后的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做准确有效的数据收集。
从氢气球升空开始,观测员就要在电脑前持续关注雷达跟踪的情况,确保顺利接收气球上传感器的数据,测定3万米以下高空的湿度、风向、气压等气象数据,观测员将数据采集、整理后上传到中国气象局。
除了探空观测,气象站的另一个主要工作是地面观测,通过各种仪器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记录降水量、冻土深度等各类气象数据。这天晚上,地面监测的风力数据突然显示为零,孟祥龙和同事田雨佳准备到室外的风塔上去看看。
风塔高10.5米,人活动的空间非常狭小,孟祥龙的身材不合适,只能让又瘦又灵活的田雨佳爬上去。漆黑空旷的观测场风声呼啸,只有这处光在向上攀爬。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田雨佳:温度低,上面有冰,一融化,风杯就被冻死了。首先要转,另外它要灵敏,就是转得要非常顺滑,整个塔都晃,越往上越能感觉到晃。
天亮了,我们终于看清了这座位于哈尔滨呼兰区的小楼,冬日里的观测站显得寂静肃穆,大大小小的观测设备在广阔的雪地中并不起眼,但它们却与观测员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孟祥龙:可能值班起来感觉有点枯燥,就是天天干活,基本上差不多的,但是现在感觉就像生活的一部分了。
哈尔滨呼兰气象局副局长郭翔宇:当时就叫西南角一座楼,一个小伙仨老头儿,就四个人。
现在气象观测越发智能化、精细化,对观测员们的要求更高,4个人就不够用了。比如,过去按照探空观测和地面观测划分,现在却要两种观测都会。以他们站为例,探空观测和地面观测有30多个项目的数据传输,每分钟都在更新,上传相关资料,如果一小时有60个数据,30个观测项目就是1800个数据,且地面观测是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
去年(2022年),站里陆续来了四位新同事,虽然他们都是气象相关专业毕业的,但现实和理论的差距还是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最大的挑战就是凌晨的放球工作。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周正:我一般都会手表定一个闹钟,手机定两个闹钟,之后开一个小夜灯再睡觉,我就怕半夜起不来。睡觉之前还要默念12点半要起来。
这个春节,站里从过去的4个人团圆变成了8个人,一大早,他们就开始忙活起来,包饺子、挂灯笼、贴福字。
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员 潘明溪:气象局天气预报只是一部分工作,更大部分的工作是这些基础类的观测项目,就是我们身上是担负一些责任的,这个工作需要有人一直来做,而且需要有人把它越做越好,可能就是大家说的传承。
(总台记者 杨洋 陈治铜 张耿生)
关键词:
新春走基层丨向风向冷向极寒 气象站的青春 最近,黑龙江迎来了一轮寒潮天气,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寒潮预警,这背后离不开气象站的数据监测。《新春走基层》,总台记者走进哈尔滨国...
走出大山为何又重回大山?他的回答太催泪-即时焦点 14年前,一则《贵州孝子千里背母临沂求学》的新闻轰动全国,主人公刘秀祥感动千万人。后来,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有人问起:那个当年...
“95后”新婚小夫妻携手奋战春运第一线 微动态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围围)在祖国最东端的高寒高铁——牡佳高铁的春运列车上,有这样一对春运第一线“95后”...
提振信心在行动丨天津:港产城深度融合 助力经济扬帆远航 2023年,天津抓项目、搭平台,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天津;创新赋能,助力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港产城深度融合,让物流通道升级为发展通道,让通
过年|记者亲历新疆三十里风区15级大风下的道路救援 央视网消息:新疆三十里风区位于G30连霍高速公路三个泉至小草湖段,这里是南北疆出入疆的必经之路,由于处在天山山脉的一个豁口处,地势...
“小苹果”变身“大财富”——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观察-天天即时 新华社西安1月22日电题:“小苹果”变身“大财富”——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李浩全国每生产9个苹果,其中就有1个来自陕西延安...
世界微资讯!国产大飞机C919与乡村振兴的故事 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交付中国东航,这标志着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中国西部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也有很多C919元素。这
数看年夜饭:置办年货现新趋势 全球好味齐聚大年夜 这个春节,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农货进城,海鲜下乡”成为今年置办年货的新趋势。进入年货季,柑橘、橙子、苹果、草莓等国产优质...
今日要闻!健康生态受青睐 家乡味道寄乡愁——四川年货市场见闻 时至年关,年货走俏。记者走访四川多个市县的年货市场,除传统的糖果、腌腊制品等,更生态、更健康的食品受到百姓青睐,地方特色食品不...
守正创新前沿求索,青年科学家来拜年! 兔年吉祥,守正创新前沿求索,青年科学家来拜年!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前沿领域的好消息、新进展,一起来听听吧!实现进口替代材料强国正...
点赞大城之光 | 市一医院栾晓军:传递乐善好施、昂扬奋进的城市正能量!-当前快播 当前正值新春佳节,为在新年期间全...
焦点精选!浓浓关怀鼓干劲!高明区领导带队慰问春节期间一线值班值守人员 1月21日上午,除夕节当天,高明区...
每日快讯!【网络中国节 • 春节】北滘:醒狮贺岁迎新春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杨芳摄影...
世界看点:【网络中国节 • 春节】龙狮献瑞,新年大吉!顺德容桂举行龙狮献瑞贺...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陈敏奇陈...
每日观察!两岸妈祖宫庙“云”祈年:冀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嘉义新港奉天宫董事长何达煌在连线...
智通A股融资融券统计 1月20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8...
天天快消息!《狂飙》:看了高启强的“3次谈判”,才懂他为何能当上大佬 老默出来后,找工作四处碰壁。他在...
龙卫东调研春节期间市场保供稳价和安全生产工作 龙卫东调研春节期间市场保供稳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