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我们就要迎来兔年新春了,这也是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后的第一个春节。餐饮、商超、景区全面恢复,人们出行半径扩大,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总台记者日前探访多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商圈,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记者探访京津冀菜篮子:客流量采购量环比双倍增
(相关资料图)
位于河北高碑店的首衡物流园是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南菜北运、西果东输大通道。每天清晨,南方的新鲜蔬菜、水果、花卉运到这里,随后被集散到北方地区11个省市。总台记者凌晨五点十分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市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大小货车穿梭不停,在最大的一个入口,货运卡车已经排起了长队。趁着等车的间隙,记者和一些师傅聊了聊。他们有的拉着东三省、山东的蔬菜,有的拉着四川、湖北的水果,最远的从深圳过来。
师傅们普遍的感受是,最近活儿多了不少,高速公路也取消了防疫检查、核酸检测和临时管控,路上更好跑了,蔬果保鲜度也更好了。 上午九点多,市场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在保鲜度要求最高的果品区,记者观察到,临近中午,不少商户的货品就已经销售大半。商户杨建永给记者展示了一个上午的出货单,他说,最近二十来天货量比较大,每天早上能出30车900吨的货。
首衡集团常务副总裁伍彦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以来,市场明显感觉复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东三省、宁夏、内蒙古的采购商都来了,目前从业人员和采购人员接近6万人,比12月增加一倍。采购量也比12月增加了一倍,每天大约五六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招工扩店 商户信心回归忙不停
首衡物流园的商户多达八千多家,涵盖蔬果、水产、肉类、干果、花卉等门类,连接着数量庞大的消费者。面对日渐活跃的市场,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记者在各个片区进行了探访。
在智慧冷链物流园交易大厅,主营水产海鲜批发的林正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机记录,从早上七点开始,他已经接到300多条采购需求。林正的客户主要来自餐厅和酒店,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餐饮、旅游业复苏回暖,需求量正大量涌来。最近,他一直在不停补货,交易量翻了三四倍。
忙,是商户们最近普遍的感受。在市场里走了一圈,记者看到不少摊位都张贴着招工启事,经营干果批发的许华阳说,最近新招了四个人,还是忙不过来。
持续优化的疫情防控政策,更是让不少商户下定决心:新的一年,要扩大店面、大干一场。商户李楠说,最近他计划增加进口肉类冻品的采购量。 结束探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市场里,不少人还在忙碌着。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说,对于新的一年,他们充满着信心。
全力促消费 各地在行动
商户的信心来自哪儿?来自持续回暖的消费市场,来自不断优化的疫情防控政策,也来自各地促消费的切实举措。这段时间,全国发出数亿消费券,餐饮、商超、景区有序恢复经营。
2022年,湖北发放九批次消费券,覆盖30多万户商家,预计直接拉动消费金额50多亿。新的一年,又连续发放两批年货券。
山东16个“黄河大集”陆续开集,黄河文化乡土风情满满。今年还将聚焦汽车、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鼓励各市对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创新模式、创意活动。
深圳各大商圈联合启动上百场促消费活动,发放2亿家电消费券;购买电子和家用电器,最高给予2000元补贴。春节期间,各区还将发放5.7亿元消费券及福利补贴,涵盖汽车、零售、餐饮、珠宝、住宿、文旅等领域,完成“以旧换新”方式购买小汽车的,享受3000元或5000元奖励,可叠加享受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
成都面向全国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涵盖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度假线路等消费品类,覆盖元旦、春节、寒假等旅游旺季。
大数据告诉你:消费在复苏
热气腾腾的生活日常和持续释放的消费力都在体现着消费市场的复苏,透过大数据,感受消费的回暖。
旅游出行平台去哪儿大数据发现,人们的出行意愿在增强。2022年12月初,“新十条”发布当周,机票搜索量环比猛增4倍;2022年12月底,人们的出行意愿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进入新的一年,“乙类乙管”新政实施,机票搜索量同比2020年元旦增长2.2倍。
市场活跃,正在转化成消费力。国家信息中心追踪全国232个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发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全部83个城市消费热度指数都已经企稳回升,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正在持续回暖。
微信公开课挖掘的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消费复苏势头强劲。2022年12月以来,通过线下扫码,生活缴费、物流、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交易额环比均明显提升,旅游行业的线上交易量和金额,环比分别上涨26%和39%。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岳群 丁雅妮 陈钰洁 张志 刘佳昕 陈永庆 朱平 河北台 魏海超 李瑞鹏 李宏涛 湖北台 冉涛 祝如月 谭思为 成都台 赵爽 陈孟杰 高碑店融媒体中心 夏青)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微动态丨活力中国丨从百姓菜篮子里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再过一周,我们就要迎来兔年新春了,这也是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后的第一个春节。餐饮、商超、景区全面恢复,人们出行半径扩大,浓浓的...
提振信心在行动丨云南:推进口岸建设 打造辐射中心 云南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加快辐射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老泰、中越、中缅等大通道建设,...
浙江台州:免费托管医护人员子女|环球微速讯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㊽】光明日报通讯员洪佳祯光明日报记者陆健1月9日9点半,在獴启双语托育中心,伴随着欢快的歌声,老师为大班的小...
新春走基层 |探秘“复兴号” 感受“智能春运” 今年春运已经开始,你会选择乘坐高铁回家过年吗?今年,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新型“复兴号”智能高速动车组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运。车厢...
焦点速看:农村防疫,谁站在“最后一公里” 1月7日,贵州黔东南,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义诊巡诊。视觉中国供图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定宁镇基层医生送药上门。受访者供图安徽省淮南市...
全球快消息!年味一下子就来了! 马路边挂满灯笼超市里响起贺岁歌家里备好了对联……春节越来越近逐渐浓郁的年味里藏着我们不变的情怀有没有哪些仪式感是你家里的“过年...
全球热资讯!全球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创新与市场活力 新华社美国拉斯维加斯1月10日电(国际观察)全球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创新与市场活力新华社记者黄恒谭晶晶兴越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
天天快消息!加纳学者: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对世界很重要 人民网阿克拉1月11日电(记者姜宣)近日,加纳智库中非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研究员保罗·弗里姆庞在加通社、洞察报、加纳新闻网、...
合成生物产业,天津经济的新机遇_重点聚焦 在刚刚结束的“2023合成生物学国际论坛”上,天津大学教授张雁带来的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痛风新药的报告引人注目。他找到了避开尿酸降解...
过度防疫并不科学!世卫官员:中国疫情不会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微速讯 【环球时报驻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岳林炜青木环球时报报道记者白云怡】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吕热10日在新闻发布会...
今年中考时间定了:6月 26日至28日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报...
天天报道:以高质量发展谱写现代化三水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热点!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各镇街作答如何打造最友好制造业强区 1月12日,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
漫评2022年的美国之经济痛苦:通胀“高烧”不退 2022年,美国交出的成绩单恐怕并不...
世界今日讯!打通党建“融合脉”,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
浙江美大:董事会及监事会将延期换届 延期后的换届选举工作预计最迟将于...
异动快报:*ST科林(002499)1月13日9点31分触及跌停板 1月13日盘中消息,9点31分*ST科林...
1月12日基金净值:华安宝利配置混合最新净值0.945,跌0.42%|世界今热点 1月12日,华安宝利配置混合最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