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在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张庙村,冬小麦已经出苗成行,满目鲜绿。“今年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村又有1000亩地旱能灌、涝能排,加上种植了品牌小麦种子,预计农户收入再增加30%左右。”颍东区正午镇张庙村党总支副书记武刚说。
乡村要振兴,农民朋友的收入要增加,农田的重要性凸显。地方政府精准施策,让粮田变“良田”,让农民不但有了“聚宝盆”,也让良田产出更多好粮,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今年,颍东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深翻、疏通河道、建设节水灌溉装置、配备杀虫灯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耕”基。
熟悉了解农村情况的人都知道,在绝大多数农村,农村土地既零星、分散,也贫瘠,这既影响粮食的产量,也影响农村的机械化操作。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将原来“碎片化”的土地连成一片,全面完善灌溉沟渠、机耕道路、蓄水池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昔日的“望天田”蝶变为“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
人不负地,地不负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既指耕地的数量,也包括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越高,品质越好,粮食丰收越有保证,农村群众增收致富越有希望。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有一定高度重视农田的重要性,多靶向发力,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并配套建设水利、农田防护、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这既有助于增加农村群众的收入,也有助于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在当前粮食生产形势下,要振兴乡村,要增加农村群众的收入,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把乡村作为干事创业的“沃土”,地方政府就应该多一些因地制宜,让“小田”变“大田”,让荒地变粮田,让粮田变“良田”,既富了农民,也美了村庄,更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全球最资讯丨【地评线】中安时评:粮田变“良田”,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近日,在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张庙村,冬小麦已经出苗成行,满目鲜绿。“今年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村又有1000亩地旱能灌、涝能排...
天天动态:疫情下,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该怎么办? 疫情下,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该怎么办?疫情将近三年,国家的防控政策始终遵循的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避免了重大的人民群众生...
【全球播资讯】专访丨仝小林:立足“寒湿”,知常达变治新冠 文丨本报记者李娜作为曾先后奔赴全国四省十二地及香港特区等疫情一线指导救治工作,率先提出从“寒湿疫”角度辨治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专...
“乙类乙管”方案将为人员往来创造更好条件 央视网消息:针对中国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方案,中国美国商会、英国商会、德国商会等多家外国在华商会,及部分国家驻华外交机...
年终报道·2022 奔向美好丨2022,筑梦苍穹_焦点播报 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
香港实施“抢人才”新措施:优化入境计划 推出线上服务平台 中新社香港12月28日电香港特区政府28日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以更积极进取招揽身处世界各地的人才,让他们更便捷取得各项人才...
环球今亮点!千年《玛纳斯》焕新演绎“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新动向)千年《玛纳斯》焕新演绎“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新社新疆阿图什12月28日电题:千年《玛纳斯》焕新演绎“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
特写:冬日的香港美食之旅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记者谢妞)余味无穷的泰国榴莲、包装精美的预制盆菜、质嫩味鲜的韩国烤肉……一连5天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
中国集邮文化香港校园展举办—— “以小小邮票作为认识国家的起点”_全球今日报 图为学生们在观看展览。由中国邮政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东西汇基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年中国集邮文化香港校园展”近日在香港小西湾...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三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12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做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立案查处一批违法行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
一镜到底穿越2022 站在2022的末尾回望,那些我们共同...
世界最资讯丨这是最近医生护士的朋友圈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急诊医...
全球快报:国内是否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有无共循环或重组?专家回...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根...
城央崛起产业服务中心!佛山平安中心禅城动工,赋能佛山制造业当家 年内拿地、年内动工!12月2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