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是关键。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徐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加强发热诊室建设、整合医联体资源、发挥家医团队网格服务等多项举措,全力守护居民健康。
筑牢基层首诊第一道防线
(资料图)
“医生,我刚测的体温38.5℃,难受得厉害”“两个大人出现了发热,孩子也喊着不舒服,医生您给开点退烧药吧”……早上8点,任伍魁医生做好个人防护刚刚坐下,就陆续迎来就诊的辖区居民。
“你这个情况现在看来比较稳定,对症吃药就行,我先给你开点口服药,注意体温的波动。”接诊后,任伍魁有条不紊,耐心地回答着居民提问。
在云龙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科室14名医生轮班,保证发热诊室上岗率,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就诊需求。
“大多是来咨询病情的,通过询问病史、正常查体等诊疗措施就能初步给出治疗建议。解热镇痛药目前很充足,可以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有些居民因为本身的基础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我们会安排绿色通道为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我们没有理想的治疗措施,则会及时联系,将患者转至上级定点医院。”任伍魁说。
基层首诊是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据了解,徐州211家基层机构于12月12日前全部建成发热(门诊)诊室,并对外开放接诊。此外,还通过延长基层发热门诊接诊时间、拓展服务点供给等举措,切实满足发热病人就医需求。
家医团队利用线上送温暖
“发热多少度才能吃退烧药?”“布洛芬过期一个月了还能吃吗?”“咳痰太多了该怎么用药?”……这段时间,许秀成除了要忙线下日常诊疗外,线上工作量明显增加。作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梅园社区家医团队的队长,她要带领团队做好家庭医生下沉社区的常态化服务工作。
“我们这个社区辖区范围大、人口多,所以配置的家庭医生队伍除了护士、药师、中医师、公卫人员、健康管理师各1名外,还有两名全科医生。我们7个人要对接好社区居委会下面的13个网格群,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日常诊疗等服务。”许秀成介绍。
由于缺少专业医学知识,很多居民遇到头疼脑热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医院,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专业人士为他们答疑解惑,既可以缓解他们的焦虑,也避免一些“无效就诊”。家庭医生团队对接社区居委会网格群模式恰好能实现这种“多赢”。
“我们原本就会在社区网格微信群里为居民解答一些医学问题,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联合社区居委会又面向阳性居民成立了就医用药交流群,及时回复大家的咨询。同时,我们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手机号都是公布在社区的,居民有问题也可以电话联系。”许秀成说,这种线上互动可以缩短医患距离,减少居民盲目到医院就诊、检查的几率,同时还可以帮助有异常症状的人员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医疗咨询互帮互助群”“社区医疗邻里互助群”“社区健康交流群”……记者了解到,徐州组建的1457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实现镇—街道—村—社区的网格全覆盖,2000多名家庭医生依托社区网格微信群为居民服务。
“医共体”让乡镇卫生院强起来
冬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乡镇卫生院的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随着新沂市新店镇中心卫生院新综合楼的启用,这一情况大有改善。
“我们现有的输液室最多容纳65人,环境不行,功能设施上不够完善,群众有意见也正常。至于我们新的输液大厅各方面都有大提升,不仅操作空间大、布局合理,各种配套设施也跟得上,功能很完善。”说到这,吴成虎显得很满意。
2020年,吴成虎来到新沂市新店镇中心卫生院担任院长。当时,他对这家卫生院的印象是“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整体实力一般”。然而,在医共体建设的推动下,卫生院不断发展壮大,给他带来不少惊喜。
县域医共体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新沂市分别形成了以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共体,龙头单位医务人员同步下沉基层,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镇”的目标,切实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问题。
“我院是新沂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单位,在专家团队的帮扶下,我们科室建设发展很快。现在增设了儿科,培养儿科专业医护人员5人;在专家的定向培养和技术帮扶下,原先勉强支撑的口腔科现在运行得非常平稳;最具特色的是中医科,借助新沂市名中医的定期坐诊,我们充分发挥名医效应,既壮大了科室,又将更多患者留在了乡镇。”吴成虎说,他们在名中医的指导下,推出清肺排毒汤、解表清热汤、小儿止咳汤等一批特色中药方剂,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12月28日,新店镇中心卫生院新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在医共体的推动下,我们不仅实现了硬件上的提档升级,软实力也会持续提升。接下来,我们将用好远程会诊中心、影像会诊中心等医疗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吴成虎充满信心。
记者 王任飞
江苏徐州:让群众有“医”靠!多措并举,基层医疗服务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天天... 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是关键。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徐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加强发热诊室建设、整合医联体资...
世界微动态丨常州:城市焕新幸福提质,唱响老城区“青春之歌” 走进南市河西下塘景观区,因地制宜打造的悬挑玻璃栈道,周边是精心保留的原有大树及灌木植被,老百姓可以在林下休憩、河畔小聚。而在另...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的朋友圈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急诊医生高佳敏坚守了又一个急诊夜班后发圈“容许我当两天逃兵”她给自己的病假设定了一个期限:两天急诊医...
环球热资讯!用关爱温暖快递小哥 连日来,上千名快递小哥从全国各地星夜兼程奔赴北京,增援快递配送工作,他们的敬业奉献为北京市民带来了温暖,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快...
网络曝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金台锐评) 世界今热点 张天培高铁不文明占座行为被视频曝光;男子全程直播拍摄,请人为孕妇让座;插队引发互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类似的网络视频曝光行为不...
今热点:咳嗽不停用去拍CT吗?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最近很多人咳嗽厉害,甚至“肺也要咳出来了”。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还咳嗽不停?这样咳会不会引发肺炎?肺部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听听相关...
2022你的目标都实现了吗?给自己打个分吧-全球新消息 2022年即将过去你当初为自己定下的目标都实现了吗?央视新闻推出互动H5《我的2022年终成绩单》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启年终
当前热门:一镜到底穿越2022 站在2022的末尾回望,那些我们共同见证的一幕幕高燃画面仿佛发生在昨天。“双奥之城”的自信、“一墩难求”的热情、“山东饺子馆”的乡...
天天实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齐芳)中国科学院27日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
天天微资讯!顶流归来!“冰墩墩”兔年特别版开售 12月28日,“北京2022冰墩墩兔年特别版系列”在北京发布。此次系列新品是以北京传统民俗中的经典兔子形象“兔爷”为创意点,形成具有民...
城央崛起产业服务中心!佛山平安中心禅城动工,赋能佛山制造业当家 年内拿地、年内动工!12月28日下午...
抗疫的“大账” 看得清说得明 三年来,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
各地下沉医疗力量 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世界报资讯 各地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
他们说:与佛山的许多个“第一次”,都跟佛山地铁有关|当前要闻 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今日中午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