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打造生态产业,促进减排固碳,是我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今年以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大粮食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成为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27亿元资金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在全国建设30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
分区域来看,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适宜于秸秆直接还田。目前,华北地区秸秆年利用量为1.79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9.0%,秸秆直接还田量占秸秆利用总量的近八成。
(资料图)
东北地区,秸秆年利用量在1.61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6.4%。直接还田量和饲料化利用量分别占该区秸秆利用量的49.9%和28.7%。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居民取暖用能需求大,秸秆能源化利用量占全区秸秆利用量的16.2%。
作为我国的水稻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秸秆年利用量达到1.44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7.9%,秸秆直接还田量占秸秆利用量的69.0%。该区是我国秸秆产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秸秆市场主体规模化利用量全国占比37.4%。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平台。在还田比例超过40%以上的秸秆利用重点县,布设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潜力,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秸秆去哪儿了】因地制宜科学还田 把养分还给土地
田地是秸秆最主要的去处,如何实现科学还田,更好发挥秸秆还田后的生态效应?眼下,全国多地都在探索。
江苏淮安洪泽区是优质稻米产地,水稻收割后,当地采用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方式,通过犁耕深翻机将地里的秸秆深埋到土壤里。这是当地今年提高土壤肥力的新做法。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王康宁告诉记者,实施犁耕深翻还田后,预计小麦亩产增加100斤左右。
在江西高安,今年水稻-冬油菜的轮作面积达到30万亩。晚稻收割结束后,当地大力推广秸秆生物腐熟还田方式,在生物腐熟剂的作用下,实现秸秆在短期内快速腐熟还田,保证冬油菜顺利播种,同时滋养土地。在杨圩镇,当地将水稻秸秆和动物粪便发酵成有机肥,运往田间进行还田。
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主要农区32个点位的监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为耕地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幅在5%—7%之间,作物增产幅度在2%—4.5%之间,秸秆还田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秸秆去哪儿了】提升离田效能 延伸产业链
而相比于还田,离田后的秸秆利用更趋于多元化。不少地方创新利用秸秆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食用菌产业是江苏睢宁县官山镇主导产业之一。初冬时节,在当地一家食用菌生产车间里,一簇簇雪白的双孢菇从培养基料中钻出来,菌盖厚实圆润。区别于其他菌菇品种,这里生产的双孢菇它的种植基质是由麦子的秸秆制作而成。
官山镇是江苏农业要镇,年产生麦秸秆2.5万吨左右。除了还田,这里的麦秸秆全部被用来制作成食用菌生长基料。这些基料经过栽培后产生的菌渣,一部分被再次利用成为营养土,还有一部分则充当有机肥直接还田,实现农业绿色循环生产。
眼下,北方已经进入供暖季。河南社旗县老庄村每年产生秸秆3000吨,除去用作还田和饲料,其余打包好的秸秆由合作社运往发电厂,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出售,全村用作燃料化利用的秸秆一年能增收6至7万元。
【秸秆去哪儿了】玉米秸秆变身记
目前,全国秸秆离田利用率为33.4%。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潜力不断被发掘。今年,吉林长春的一家肉牛养殖基地创新把玉米秸秆加工成牛羊的饲料。
【秸秆去哪儿了】三大举措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三个方面发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还田要科学。秸秆还田不能简单一还了之,要充分考虑区域状况、耕作方式、技术措施成熟度等,各地要以台账数据为基础,合理测算秸秆最适还田量,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还田技术,推动秸秆科学还田。
二是离田要高效。目前,秸秆离田后,秸秆市场化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各地要以台账数据为支撑,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收储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路径。
三要处理好还田与离田的关系。目前,一些地区过量还田和过度收集的问题并存。各地要用好秸秆资源台账,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耕作特点和产业实际,统筹好还田、离田工作,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高质量推进。
关键词: 综合利用
农业绿色发展突出亮点 数字里看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成效 央视网消息: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拿订单取得良好成效 央视网消息:在贸促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需求日益迫...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环球快消息 央视网消息:今天(12月27日),中国贸促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2022年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指数排名从高到低依次
最高法发布意见推动落实就业优先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_环球新资讯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今天(12月27)发布了《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经过十余年施工建设 四川绵茂公路正式通车|环球讯息 央视网消息:经过十余年施工建设,今天(12月27日),连接四川省德阳绵竹市和阿坝州茂县的绵茂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程通行时间约为1小时20分钟
河南省1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将有力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界热点 央视网消息:昨天(12月26日),河南省境内的上罗高速、新伊高速等1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涉及信阳、新乡、洛阳等9个市,通车后将有力推动沿线
前11个月工业经济呈稳定恢复态势 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全球视讯 央视网消息: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他们为村里“铺路” 天天视点 “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毛相林,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自1997年开始,带领乡亲们“移山”。整整7年,一锹一铲,硬...
中国疾控中心:奥密克戎仍是目前国内主要流行毒株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A 5 2和BF 7仍是全国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最近网传的德尔塔和奥密克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同一毒株概率极低 央视网消息:对于大家都非常关心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是不是还会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进行了解答。北...
天天微资讯!广东将全面实施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 新华社广州12月25日电广东省政府日...
事关佛山民政的民生实事已“交卷”!请查阅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何海晴报道:民之...
土地大攻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南海区今年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集约农用地完成... 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
政策宣讲送上门!佛山呼唤更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蔡颖琪报道: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