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马宁 摄
新华社记者曹灿 摄
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滑男单自由滑,日本名将羽生结弦落冰时摔倒,未能完美完成执念已久的4A,以第四名结束了自己很有可能的最后一次冬奥会之旅,但对于他来说,挑战4A,这是必须完成的使命。
1.不完美的尝试
2月10日,首都体育馆。
《与天共地》的背景音乐响起,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个跳跃。
滑行,起跳,腾空,旋转——阿克塞尔四周跳,简称“4A”,选手要在起跳后滞空的不到一秒时间内,完成1620度的空中转体,比其他四周跳多转了180度,是当前花样滑冰难度的极限。
一次并不完美的尝试,却也已创造了历史,这是从未有人在国际比赛中完成过的动作。
挑战这个极限的,正是当前世界花样滑冰界的领军人物羽生结弦——索契和平昌两届冬奥会男单冠军,19岁实现“大满贯”、19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日本名将。
这是羽生结弦的第三个冬奥会。
携两届冬奥会冠军的桂冠而来,也让他背负起了人们对于“三连冠”的期待。然而这次的征程似乎少了几分运气,两天前的短节目比赛中,羽生结弦第一个后内结环四周跳跳空,最终仅以第八名的排名进入自由滑。那天的赛后采访中,他用玩笑般的语气感慨:“今天被冰讨厌了。”
那是人们熟悉的羽生结弦,永远温良恭俭、乐观向上,像是漫画中走出的男主角,总是让人容易忽视掉他性格中的坚忍执着和心中强烈的胜负欲。热血少年漫画,才是羽生结弦真实的人生。
2.他注定为花滑而生
羽生结弦为花滑而生。
1994年12月7日,这个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男孩,被父亲取名“结弦”,寓意人生可以像弓弦一样张驰有度,在绷紧时也能坦然面对生活。患有哮喘的他,4岁便开始接触滑冰,这让他在训练时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但能够为最大限度发挥天赋而拼命,才是羽生结弦真正的天分所在。
花样滑冰盛产超级巨星。在羽生结弦的童年时代,冰坛万众瞩目的偶像是俄罗斯花滑名将普鲁什科。顶着和普鲁什科一样的“蘑菇头”,小小少年许下了成为冬奥冠军的愿望。
2014年,羽生结弦如愿和偶像一同站在了索契冬奥会的赛场,并最终捧起了冠军奖杯。但由于普鲁什科退赛、夺冠热门陈伟群严重失误加上他自己在自由滑并不完美的表现,让这个冠军备受争议。尽管那个赛季,不满20岁的羽生结弦横扫了花样滑冰大奖赛、冬奥会和世锦赛三项国际赛事的冠军,却依然是一次不圆满的圆梦。
这份遗憾变成了下一个周期继续拼命的动力。2017年,距离平昌冬奥会只有三个多月,羽生结弦因右脚韧带受伤,无奈缺席了赛季所有比赛。2018年,他打着封闭出现在平昌冬奥会的冰面上,以总分317.85分成功卫冕,成为66年来首位蝉联冬奥会男单金牌的选手。“我回来了。”自由滑一曲《阴阳师》,成为那届冬奥会的经典记忆。
3.努力寻找希望的星光
如果这真是一部热血漫画,少年一路披荆斩棘攀上最高峰,故事就该到了结尾的时候。在羽生结弦,这还远未结束。就在平昌夺冠的同时,他便已公开了下一个目标——阿克塞尔四周跳。
跳跃是羽生结弦的强项。启蒙教练曾经告诉他,阿克塞尔跳是王者的跳跃。世界上没有几个选手能比羽生结弦更熟悉阿克塞尔跳,阿尔塞尔三周跳曾是他最坚实的“战友”,而挑战4A跳这颗花滑王冠上的明珠,对他来说“不是梦想,而是目标”。
前路依旧坎坷。北京冬奥周期,羽生结弦过得格外艰难。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近两年的时间里他都独自留在故乡仙台,失去了平时训练的冰场,和远在加拿大的教练也只能通过视频交流,每天一个人对着一个从未有人完成过的动作做着绝望的尝试。
这种绝望的经历,羽生并不陌生。2011年日本大地震,让他失去了家园,灾难的记忆几乎将他吞没,而少年在黑暗中努力寻找着希望的星光。从此以后,涅槃重生的痛苦与感悟,几乎成了他所有节目的精神内核,也成就了他在挑战极限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勇气。
4.这一次只为“4A”而战
如同平昌赛季的重演,2021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开赛前,羽生结弦又一次因伤退赛,直到在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复出夺冠,并在那次比赛中对4A发起了挑战。从那时直到北京赛场,羽生结弦从未讳言自己对于4A的执念。
他曾把花滑对他的意义,描述为“一生悬命”,意即一生用全部力量去做一件事。这一次王者归来,只为4A而战。
如果是只为了胜负,这并不是一个“划算”的设计。从分值上看,4A的基础分为12.5分,仅比后外点冰四周跳、萨霍夫四周跳等跳跃高出3分左右。如果摔倒或者完成度不高,还会被扣掉完成分。长达4分30秒的自由滑节目中,跳一个4A,并不仅仅是一个跳跃多加了一圈,整个节目的动作安排和体力分配都要随之调整。尤其是在短节目失误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自由滑冒险挑战4A,远不如选择其他驾轻就熟的“高级”跳跃完成一套完美的节目合适。
对于羽生结弦来说,这却并不是一道数学题。昨天的男单自由滑比赛中,他第一个4A跳落冰摔倒,随后的后内结环四周跳也出现失误,最终无缘领奖台。
5.追梦的旅程还未结束
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与天共地》曲终,羽生结弦抬头望向上空,高举双臂的结束动作定格了几秒,随后,双手缓缓放下,谢幕时已是释然的笑容。羽生结弦曾经说过:“作为一名花滑选手,想赌上人生的梦想,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我的目标。”
花样滑冰因极具观赏性,常被人当作表演节目,然而本质仍是竞技体育,同样有着属于竞技体育的残酷和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目标。自从1988年加拿大花样滑冰运动员布朗宁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完成了第一个四周跳——后外点冰四周跳,一代代花滑人在这条自我突破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而羽生结弦为这段征程添上了极具勇气的一笔。
羽生结弦的冬奥梦,也许已经画上了句号,但追梦的旅程还未结束,因为总有一些热爱高于其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