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R市场依然在等待一个突破口。但这家公司决心不再等待,而是选择前进,并成功在欢乐谷落地2500台AR眼镜。
今天,太平洋未来科技正式发布第二代AR眼镜am glass,还公布了与设计师Percey Lau、腾讯视频好时光、华侨城等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新项目。同时在AR+文旅方面,正式亮相了闭环式运营系统:Circle,以及全新的SDK应用开发者平台和应用联盟计划。
第二代am glass来袭
作为本次发布会最重要的主角,第二代am glass其实此前就曾亮相于2019青亭峰会,并且在与华侨城的合作项目中,在北京与深圳的欢乐谷一共落地2500台,以租借的形式为给游客带来AR体验。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的第二代am glass与此前公开的版本差别不算大,其采用分体式设计(搭配计算单元),外形酷似眼镜,镜腿支持折叠,同时有三种时尚的配色可选。其特点是支持定制化、人性化,支持多种头戴组件的调节和更换,也提供定制化近视镜片,在舒适度上,可适配大部分头型和脸型,设计符合人体工学。配置方面,第二代am glass的计算单元依然配备高通骁龙835移动平台(上一代产品一样),采用全新的共轴曲面光学和Micro OLED光源(上一代为LCos光源),具备52°视场角(第一代视场角在40-45°),1920x1080分辨率(第一代为1280x720),3000流明亮度(可与500流明互相切换,满足不同需求),而重量达88g,比之前亮相的版本要再轻4g(而且比第一代的141.2g要轻得多)。另外第二代am glass搭载两颗RGB Global Shutter鱼眼摄像头(第一代仅配备单目摄像头),支持Movidius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物体识别、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SLAM 6DoF空间定位及平面检测功能,可以让AR内容的交互体验感更自然,打开更多应用场景。
软件算法方面,考虑到太平洋未来科技同时也是一家由AR、AI算法驱动的技术公司,其自研的实时光场算法、人体骨骼算法、3D人体和面部重建/面部动态捕捉等算法也是第二代am glass的核心技术。在发布会上,太平洋未来科技表示其视觉动捕算法经历了从2D骨骼识别到3D骨骼识别,再到提高网络抗遮挡性,到自动矫正动作这四次算法迭代。而且第二代am glass在软件层面采用多种专业标定方法来提高传感器精度,从传感器、后端优化再到渲染、显示器,有效缓解通路延迟的痛点。价格方面,第二代am glass开发者版售价6588元,更轻薄的升级版售价6899元,并将于12月20日发售。
先toB再toC
此前,在接受青亭网采访时太平洋未来科技CEO李建亿曾表示自己不认为AR眼镜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反而是一个补位/辅助型工具。就像是从PC到平板电脑再到智能手机的过渡一样,并不能直接说谁替代谁,这只是功能的迭代。也是出于理性的考虑,李建亿将产品的定位看得很重,这也是为什么第二代am glass主要面向开发者发布而不是消费者。当然,太平洋未来科技也希望以一种b2b2c的模式(例如AR+文旅),通过传统垂直行业触及到C端消费者。李建亿坦诚:现在发布消费者版AR眼镜应该不好卖,尤其是在AR+文旅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99.5%的消费者都没有用过AR。
因此为了谨慎进入市场,希望先通过与文旅等垂直领域的结合,以高频率、低学习成本和时间等优势培育市场,逐渐突破在C端普及的壁垒。既通过市场时间了解消费者行为习惯和需求,同时也起到一个对于AR技术的科普作用。据了解,太平洋未来科技与华侨城合作的欢乐谷项目自10月11日开启以来经历的20天中,已经有10696人体验过其AR项目,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日活增长幅度越来越大,总共体验时长可达25万分钟以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数据对于未来的产品和内容优化是非常宝贵的。
关键词: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