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全球百事通!还会降息吗?央行回应!

3月3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还就降息空间、房地产市场发展、存款储蓄创新高等热点话题作了回应、解读。


(资料图)

1

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呈现这些特点

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看来,近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合理的信贷增长对稳就业、保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利率政策坚持以国内经济为主,保持实际利率处于合适水平,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去年,人民银行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是4.17%,较2018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8年1月的6.3%下降到去年12月的4.9%,处于历史低位。

三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在疫情困难的时候,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围绕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保交楼等领域出台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易纲明确,今年货币政策的重点还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

此外,易纲还表示,下一步,将压实各方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金融稳定法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人民银行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最广大的老百姓、中小投资者、被保险人的利益。善始善终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2

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在货币政策执行层面,当前市场上仍然存在一定扰动因素,比如美联储将持续加息,国内消费需求加速复苏可能带来通胀。未来是否还有降息的空间,也备受市场关注。

关于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总的取向,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

“从目前来看,国内经济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刘国强介绍,在调控过程中,人民银行将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将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刘国强强调,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退出时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3

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2022年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从政策落地情况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前期出台政策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

“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潘功胜披露,2022年9—12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300亿元,同比多增4200亿元。去年四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1200亿元,同比增长22%。今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元,同比增长了23%。

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较大,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发展空间。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4

居民储蓄将逐步回归常态

2022年,住户存款新增17.8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万亿元。今年以来,住户存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惯性。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00亿元。

对此,刘国强回应,住户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费和投资状况影响。一方面,疫情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影响,消费减少,相应的存款就增加了。另一方面,居民风险偏好降低,投资增长放缓,相应推动了存款。此外,今年1月企业在春节前发放工资和奖金,一部分企业存款就转移到住户部门,这也使得住户存款有所增加。

“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刘国强表示。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居民扩大消费和合理投资提供良好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刘国强说。

记者 许予朋

编辑 冀晓航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