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增太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烟台合成革总厂,是国家“六五”期间7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8年12月20日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实现整体上市。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外7个制造基地和6个研发中心,构建了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兴技术四大产业,实现了全球化布局。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5亿元、净利润246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优良文化氛围
自1978年成立以来,万华锲而不舍、不屈不挠,激扬奋斗精神,传承文化力量,闯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直至自主创造的道路,实现了从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中国万华向世界万华的华丽转变。
万华党委把打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有为有位的政治生态作为党委核心工作来抓,一直努力创建没有裙带关系、没有山头主义、没有利益输送、风清气正、文化纯净、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
万华实行亲属回避制度,如果亲属的确是公司需要的科技人才,必须经高管层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录用;员工的每次晋升都必须通过相应水平的专业和英语考试,通过由上级、同级、下级进行的“360”评价,保证晋升员工是群众公认的;大力推行“阳光万华345行动”,每年3月集中进行全员利益冲突申报,4月集中开展廉洁谈话,5月集中对公司商业合作方进行廉洁规定宣讲告知,严防利益输送和腐败滋生。
优良文化是万华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是指引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经过40多年的实践和沉淀,万华形成了以使命、愿景、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体系,指引全体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万华优良文化的孕育与发展,关键在于一代代万华主要管理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有为有位的文化氛围。领导班子一心为公、高度团结,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公司明确培育优良文化的第一责任人是主要管理者,要求企业各级管理者忠实践行万华文化,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万华文化,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提供精神动力和根本保证。
坚定技术创新 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
万华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实行“一把手”主抓,所有资源优先向研发倾斜,预算上不封顶。
万华虽地处三线城市烟台,但坚持愿景感召、高薪引才,以超过一线城市的薪酬招聘优秀人才,其中应届博士起薪超过45万元/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奖成功,对自主开发的新产品自盈利之日起连续5年按净利润15%提取奖金,对现有生产装置技术改进按1年内产生效益的20%~30%提取奖金,对长周期战略性研发项目持续实施阶段性进展奖励;锐意改革,科研彻底去行政化,简化管理环节,取消所有研究室编制,按项目需要灵活组建跨部门课题组,任务结束后解散;技术职级晋升只论技术贡献和成果效益,不论资排辈;建立科学家享受高管待遇、高级研究员享受部门总经理待遇制度,充分尊重人才的知识和价值贡献。
化工新材料的创新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长周期的系统工程。万华通过多年努力构建了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程化、产业化和产品应用研发于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万华在总部建立总投资68亿元、实验室面积33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人的综合型全球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材料基础科学创新、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实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战略;在下游客户和市场需求集中地区建立应用创新和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加强产业互动及跨界创新;在主要生产基地建立园区和装置工艺优化的分技术中心,实行不同基地技术骨干轮岗互学,推进成果转移转化;与国内顶尖院校深入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共建联合实验室,夯实基础理论研究。
践行绿色发展 争当时代减碳先锋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万华不但要盈利发展,更要肩负起造福社会的使命。2006年3月,万华正式提出了“零排放”目标,即“无组织排放为零,有组织排放100%达标并逐渐减少直至为零”,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提出此目标的企业。
此后,万华又提出打造“三不见”(看不见跑冒滴漏、听不见任何噪音、闻不见任何异味)绿色生态化工园区,践行“零排放”环保理念,全力打造“零碳工业园”,力争2028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万华通过与华能、中核等集团合作,布局了风电、光伏等绿电资源以及核电零碳电资源,逐步实现“电力零碳”目标;深入研究装置能量集成,全面优化园区能量供应,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不断降低装置本质能量消耗,提高能量副产水平,充分挖掘园区节能潜力;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联合国内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大在碳循环技术方面的储备;与国内先进的新能源利用与节能服务公司携手,创新性地将多种节能技术耦合在一起,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为园区生产高品位热能,同时保障社区的冬季采暖,促进能量更高效率利用。
作为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企业,未来万华将在坚持自主创新、精耕细作的同时,抢抓新能源变革机遇,深入研究产业布局与能源变革关系,持续提升绿色能源开发利用能力,不断研究减碳新技术,在碳循环领域加快突破,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世界500强企业,为中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坚持自主创新、精耕细作,建造全球一流强企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增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烟台合成革总厂,是国家“六五”期间7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8...
全球快看:中储粮重庆万州直属库建仓项目开工 日前,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重庆中储粮重庆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建仓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全体参建者正以必胜的信心,铆足干...
刚刚公布!2022年GDP增长人口下降_世界观点 刚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举行,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等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 0%初步
每经操盘必知(午间版)丨A股震荡盘整,半导体概念股走强;北上资金净流入超49亿元... 北京时间1月17日11:30,上证指数早盘下跌7 91点,跌幅为0 25%,报收3219 68点,成交额1892 36亿元;深证成指上涨6 65点,涨幅为0 0
创新灌溉有色科技与产业之木 2022中国(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创新挑战赛颁奖仪式暨... 2022中国(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创新挑战赛最佳推广奖及最佳组织奖。中国五矿有色金属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开发签约仪式。红网时刻新闻1月17日讯(记
财说|阿里搅局、建发稳坐大股东,一字涨停后美凯龙还有什么看点? 记者|袁颖琪编辑|陈菲遐1距离美凯龙发布(601828 SH)变更控股股东一事仅仅过了一周,建发股份(600153 SH)和美凯龙的股份转让计划就出炉了
世界简讯:两会现场速递︱刘其斌委员:贵州亟需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贵州这几年敏锐地抓住了锂离子电池这个‘风口赛道’,2022年锂离子电池整个产业链实现产值500亿元左右,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贵州各地全力做好“双千百场”大招商行动 记者1月17日从贵州省投资促进局获悉,自2022年12月“双千百场”大招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全面兴起了产业大招商...
银发经济崛起:老年人驾车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热点聚焦 中国日报北京1月17日电(记者辛闻王壮飞)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 17亿辆,其中汽车3
600亿山东市场|秦池:扬长避短,打造特色东方酱香产品-世界聚焦 编者按: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白酒生产、消费大省。白酒行业一直把山东市场作为重要的核心市场去拓展,“得山东者得天下”已成为业内共...
世界速递!外交部: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世卫发挥作用,团结国际社会一道抗击疫情 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
观察:这段视频,太催泪了!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又有多久没有...
用心用情 新意频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四次彩排 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
为警务改革提供更多“顺德样板”!顺德区召开2022年度公安工作总结会-全球热推荐 佛山新闻网讯记者潘绮婷报道:2023...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对孩子的眼睛大有益处!【健康幸福过新年】(4) 寒假恰逢春节,儿童青少年如果生活...
入华30周年 法拉利Roma纪念版官图发布 [汽车之家新车官图]近日,法拉利Ro...
全球关注:【手慢无】能破窗、求救!小米多功能跨界新品抄底价169元 此前,小米曾发布了一款集逃生、照...
河北邢台:赶制灯笼迎新年 全球信息 url:https: m gmw cn 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