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近期,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并且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次最新突破的关键部件“第一壁”,实际上是“人造太阳”的“防火墙”,可以直接面对燃烧的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
20:53一米距离,温度从一亿摄氏度到-269℃
“人造太阳”,简言之就是在地球上造一个装置,模拟太阳发光发热释放能量,从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人造太阳”一般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资料图)
探索开发聚变能源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7方共同参与建造,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目前,ITER正在法国南部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完成。
聚变能源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就在2022年11月22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并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
这是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巨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简称“第一壁”。它直接面对真空壁等离子体堆芯的1亿摄氏度高温,是ITER装置最关键的堆芯部件,也是核聚变堆建设的关键技术。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工程技术领域首席专家、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团队负责人谌继明告诉记者,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一亿摄氏度就相当于16666个太阳累计燃烧的温度。
从真空壁堆芯一亿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快速下降到外面包层-269℃,中间只间隔1米多。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物质能承受上亿摄氏度的高温。
无法忍受高温,那就主动降温。冷却水巧妙地解决了材料抗高温的问题,然而“第一壁”的制造加工安装也充满着挑战。
增强热负荷的手指部件,简称“手指”,是“第一壁”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零部件,制作难度不小。部件中铜和不锈钢连接部位的贴合度间隙误差需要打着手电光,从逆光角度才能看得见。
而手指部件的铜表面特殊加工更是要求误差率要小于0.01毫米。
手指部件有三层,下面一层是不锈钢、中间是铜,上面一层是金属铍。四川雅安的一家配套企业,用自己的“独门绝技”,把这三种不同特性的金属材料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周毅
在十几家配套企业的共同研发努力下,手指部件在2022年3月完成了加工制造。此后经过8次模拟高热负荷测试,每次持续一周,在10月顺利通关。
就在谌继明科研团队在“手指”部件取得重要突破时,他的同事,李鹏远的科研团队也有了新的进展。李鹏远团队负责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外侧,也就是真空壁外面的包层——磁体支撑的研发。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李鹏远
与“手指”的加工制造类似,“第一壁”的磁体支撑同样离不开众多配套企业。因为是核能产品,加工要求零容忍、零缺陷。因此技术人员在实际加工前,要先借助计算机软件,做数控程序处理。即便有计算机帮忙,这个过程的难度依然不小。
像太阳那样利用核聚变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供应,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在这条研发的道路上,它可能是4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坐科研“冷板凳”的寂寞孤独,可能是无数日夜的重复,也可能是一次又一次测试的失败。
“人造太阳”的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反复测试。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相关科技研发快速迭代,并不断应用到民用制造业。李鹏远团队最近研制的高温超导导体,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不仅如此,参与“人造太阳”部件制造的加工配套企业也在快速发展。
癌症治疗有望用上国产核技术
钴60、碳14、钇90是三种同位素原料,它们与核反应堆发生反应后,就成为带放射性的医用同位素。同位素钴60,主要用于伽马射线治疗肿瘤疾病。2009年,我国已实现钴60国产化。
同位素碳14原料,主要用于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目前主要依靠进口。钇90同位素原料,可以用于癌症的放射性治疗,目前基本依靠国外进口。
国际上使用钇90同位素的体内放射治疗已经有二十多年,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步。浙江省肿瘤医院是我国钇90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单位之一。这种放射治疗适用于一些肿瘤较大,不适宜做手术或化疗的癌症患者。
不过,钇90用来进行放射治疗,价格十分昂贵。这背后,是我国一直无法实现自主生产钇90同位素的现实。而眼下,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2022年10月28日,我国最大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浙江海盐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3月建成投产,这将有效解决国内同位素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
钇90实现国产化,背后离不开秦山核电的努力。以国产钇90同位素原料为例,这第一关,就是要研制生产出特殊的玻璃微球。
浙江颐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工程师 徐忠平
微球制造完成后,管道的生产同样不可或缺。位于浙江湖州吴兴区的一家配套厂,建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缝管生产线和焊接管生产线。装同位素原料的“靶件”管道,就是在这里制造加工的。
符合要求的管道做好后,装入同位素原料,就成了“靶件”,“靶件”随后进入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厂房。
装有同位素原料的“靶件”,在核反应堆里面放置两年,充分吸收反应堆裂变产生的中子带有放射性后,再借助专门的屏蔽运输容器,通过远程操作,从核反应堆里提取出来,吊运到“乏燃料水池”,进行降温和辐射屏蔽。
为了便于以后的运输,随后,这个3米多长,带有高放射性的靶件被拆成20厘米一段的长度,再放入一个专用的容器里面,等待进一步加工。
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目前,医用同位素关键产品国产化的研发还在不断进行,未来将给更多癌症患者带去希望。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王一帆)
热文:从一线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近期,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
济南泺口服装城:稳字当头 逆风扬帆!携手实体经济共克时艰 记者 张晓燕 通讯员 程建政峥嵘岁月蓝图绘,烂漫江山锦绣融。2022年,济南泺口服装城以承担泺口商圈区域性经济中心、营商环境提升和疫情风险
国家统计局: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观天下 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关于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按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年度GDP核算包括
总投资575亿元!一批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新民晚报讯(记者宋宁华)总投资575亿元!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取得阶段性成果。12月27日上午,浦东新区在周浦镇举行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搬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酯化装置催化剂沉降槽吊装现场。红网时刻新闻12月26日讯(通讯员林立聪彭展)近日,巴陵石化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
在汉央企承建皖北区域最大冷链物流骨干综合枢纽商业区封顶-每日视讯 12月26日上午9时,伴随着混凝土天泵在商业区C栋13 1米高的顶部完成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标志着由在汉央企中国一冶承建的安徽省重点建设...
人民币市场汇价(12月27日) 焦点短讯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2月27日受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澳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
环球热文:能源账单飙升 英国人前往“取暖银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来,英国通货膨胀率创40年新高,能源账单飙升挤压家庭预算。今年冬天,英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取暖银行”开门接待...
【世界时快讯】长宁再添一家新能源“巨头”! 12月26日下午,长三角安能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临空园区举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
产值破百亿!湖州新区首位主导产业跨入新赛道|当前独家 南太湖号客户端日前,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湖州基地生产车间,装备10台智能机器人的自动化物流车生产线一片繁忙,每个月都有一批批新能源...
环球今热点:非遗传承有成效 文物活化出新招 顺德杏坛镇获得“2022广东文化强省...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陈家好通...
一呼百应!顺德献血倡议发出次日,献血市民明显增多_今热点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吴小镛通...
附接种点!顺德18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第四针”26日起“开打”:世界快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赖珊桦何...
聚焦:顺德均安女篮蝉联2022粤女子篮球联赛亚军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陈敏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