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观天下!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在汕尾市建成投运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12月20日,汕尾市中广核甲子900MW海上风电场全容量投运暨产业开工签约大会在位于陆丰的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基地陆上集控中心举行,标志着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在汕尾市建成投运,也标志着粤东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在汕尾市率先实现。

据了解,中国广核集团彰显央企担当,砥砺创新铸就国之重器,项目团队从管理提升、技术优化、工艺创新等方面着手,克服了新冠疫情、粤东海域地质复杂、施工窗口期少、施工难度大等多重挑战;汕尾、陆丰两级政府部门主动靠前、践行“店小二”式服务,为项目建成投产贡献力量,助力我省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


(相关资料图)

科学施策 通力合作 创造“中广核速度”

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场址位于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至甲子镇一线南面海域,总规划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包括汕尾后湖项目50万千瓦、汕尾甲子一项目50万千瓦、汕尾甲子二项目40万千瓦。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已于2021年11月25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工程事业部华南区域总监、汕尾海上风电公司总经理包秀鹏介绍:中广核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5km,水深30m-37m,布置78台6.45MW和50台8.0MW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座220kV海上升压站及一座500kV陆上升压站(与汕尾后湖项目陆上集控中心共用),是目前国内送出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

该项目所处的粤东沿海海域,是国内海况最复杂的海域之一,全年有效施工窗口期不足100天,地质状况复杂,施工难度大。面对作业环境复杂及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中广核建设团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抢抓施工窗口期,克服船机资源短缺、风机设备生产供货困难及作业环境复杂、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等诸多困难,坚持“一机一方案”措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各大工程节点。

该项目35kV海缆在全国范围内创新采用防水绝缘束替代传统铅护套工艺,在广东海域率先使用外加电流基础防腐技术,有效减少了海缆寿命周期碳排放的同时,解决了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等难题,为推动海上风电绿色、创新、平价发展提供了技术示范。

2022年,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平价上网新阶段,中广核项目团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汕尾甲子项目自2021年10月16日海上主体工程开工到2022年12月20日实现90万千瓦全容量投运,创造了新的“中广核速度”。

随着中广核甲子海上风电场的全容量投运,中广核国内新能源在运装机总容量正式突破3000万千瓦,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政府助力 践行“店小二”式服务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符合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是贯彻落实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

汕尾市海洋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

当地倍加珍惜这次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机会,陆丰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海上风电资源本身不能创造产值,通过海上资源产生订单放在当地生产,不仅能解决产值问题,还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对于招商引进的企业,陆丰市并非“一引作罢”,而是采取了更为周到的后续动作服务好企业,例如成立临港产业园管委会,着力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

汕尾临港产业园管委会主要负责运营、对接企业,及时收集企业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临港产业园是以陆丰核电和海上风电场两个千亿级投资项目为依托,以临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核心,海上风电为特色,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配套服务、海洋新兴产业为支撑,形成产业链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

该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以海上风电制造产业链为核心,按照“补链、强链、延链”总发展方针,分期四期实施建设。自19年开建,短短2年时间,临港产业园的产值已达上百亿。

园区一期项目总面积1953亩,建筑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2022年1至9月份,总生产产值86.24亿元。园区二期规划开发1855亩,但起初报批成功的只有500亩,用地较为紧张,一些企业的堆场还有二期企业无法落地。经过陆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最终成功解决用地问题。

汕尾市是中广核新能源发展重要战略基地,中广核自2018年2月与汕尾市政府签署海上风电合作协议以来,在汕尾市委市政府、陆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市县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通力合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全方位保障了项目合法合规手续办理、送出线路建设、并网手续办理、施工安全保障等工作,极大的促进了汕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安全高效推进。历时3年时间,中广核顺利建成了汕尾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中广核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全容量投运,汕尾市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全部建成投运,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能超45亿千瓦时,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将为生态环境保护、能源供应保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及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靠海吃海,向海而兴。在汕尾“3+2+X”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重要龙头。近年来,汕尾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和以海工装备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

包秀鹏介绍说,中广核作为汕尾市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单位,积极发挥“链主”作用,以海上风电设备订单为牵引,先后引进明阳智能、中天海缆、江苏长风、天能重工等海上风电一流头部企业入驻汕尾海洋工程基地一期投资建厂,总投资超7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同时配套建设了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母港——陆丰海工基地码头项目,并将海上风电项目主设备放在基地生产,生产后通过码头运输至项目现场,既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又促进了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实现共赢发展。同时,通过已入驻的海上风电一流头部企业,再吸引其下游产业链投资建厂,不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做大做强做全做优海上风电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优势。本次大会引进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约136亿元。

中广核将按照汕尾市委、市政府将汕尾市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以及打造千亿级海洋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致力于构建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助推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高速发展。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项目建设

热点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