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想到,2022年居然是三年来最惨的一年。”豪虾传创始人蒋毅细数,仅豪虾传所在城市成都,今年经历了五次疫情,基本是刚复工一两个月又迎来新一轮疫情爆发,餐饮从业者苦不堪言,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
【资料图】
12月初,“新十条”发布,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落实优化防控措施,打消了行业复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长远来看,无疑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就在行业准备迎接今年春节档的生意时,却惊讶地发现,餐饮消费市场并没未如期快速回暖。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餐饮客流减少的现状也验证了“短期惨淡”的现实。
创立品牌至今13年,蒋毅在四川开了20多家分店。由于小龙虾供应的季节性,豪虾传以往每年从元旦开始放假三个月,今年由于疫情反复,门店从9月1日成都疫情爆发开始停业至今。蒋毅坦言,目前业内对新防控政策出台后的共识是,餐饮消费恢复仍需一定周期,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餐饮业如何度过复苏前的阵痛期,疫情结束后如何继续盈利?蒋毅对《中国新闻周刊》分享了如下观察。
图/图虫创意
对餐饮业来说,大家何时克服心理阻碍更为关键
常规情况下,餐饮消费每年有两个黄金周期,一是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这段暑期,整整五个月,二是寒假春节档,从每年12月圣诞节开始到次年元宵节结束,差不多三个月。对大多数餐饮经营者来说,盈利主要依靠旺季这八个月,淡季四个月但求不亏,能维持基础开支就不错了。
新防控政策发布后,成都一下子成为全国酒店和机票预订量最好的城市,看到暴增的预订单数据,餐饮从业者也备感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在春节档大干一场。但现实是,成都近十天的客流量减少更甚于管控时期,呈断崖式下滑,很多餐饮老板自己都看蒙了。
关键是人们的出行意愿下降了。尽管防控策略优化,各地不再强行要求检查核酸结果,但疫情还没结束,没有了强力管控和物理隔绝,大家不敢外出,怕自己感染,更怕传染给家里的老人、小朋友,老百姓最朴素的应对办法就是不出门。当然,感染范围扩大几乎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当大多数人感染后,心理上的恐慌、抗拒、担忧是否能同步结束?对餐饮业来说,大家何时克服心理阻碍更为关键,餐饮市场的恢复需要人们要走出家门,到店消费。
由于客流下降,即将到来的圣诞、元旦、春节档,餐饮行业不但增收难,很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城市静态管理期间,只需支付员工基本工资,成都的标准是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现在复工复产,员工要发全薪,成都餐饮业人均工资4000-4500元。也就是说,在房租一分不少的情况下,用工成本涨了4倍。
有人会问,堂食暂时开不了,线上不能弥补亏损吗?成都现在的情况是,客人下单后,平均1.5个小时才有人接单,因为外卖小哥很多也阳了。骑手人数锐减,其中很多还去给市民抢药了,因为抢药加价更高。运力不足,线上外卖也很难做。
身边很多同行朋友原本对“春节档”充满期待。哪怕今年经历了多次疫情,也没放弃,甚至举债维持餐厅运营,就是为了坚持到冬天“旺季”盈利。但从目前各地餐饮的经营状况来看,他们不得不提前考虑,到底是放弃,还是继续熬?如果现在放弃,前面所有投入都拿不回来,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如果继续熬,假如到明年春天才能等到行业复苏,房租就要再投入几十万元。期间最担心再有黑犀牛事件出现,再次延长恢复周期。目前国内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县级以下医疗体系还不完善,都让平稳度过这波感染的风险增加。
“性价比”成为更重要的因素
前段时间公布了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春节休7天,五一休5天,中秋国庆连休8天,假期加长,其实也是“刺激消费”的信号。然而,经过三年疫情冲击,餐饮消费习惯出现变化,行业也需要及时调整应对。
后疫情时代,消费主体收入下降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消费降级,“性价比”必然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这并不表示一味图便宜,而在不同消费档次,顾客都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高品质的食物、服务或环境。这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对行业而言,却未必是坏事。
疫情前的十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到餐饮行业。通常情况下,一家新店的养客期至少需要一年,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催生下,养客期缩短到几周、几天,甚至一夜之间全国皆知。很多“投资人”在成都知名商圈斥千万元巨资打造一家网红店,装修、营销占大头,雇人排队,请网红营销,将单店流水做漂亮,然后赚取加盟费,与其说是做餐饮,更像是做投资。
到疫情前,餐饮行业的年复合倒闭率已经超过百分之百,那些所谓的好店铺,其年复合倒闭率甚至是行业均值的三四倍。与此同时,行业平均寿命缩短到508天,不到一年半。疫情的确对行业造成了惨痛冲击,但也加速行业暴露出表面繁荣下的真实问题。某种程度上还要感谢疫情,为整个餐饮行业的爆发式发展踩了刹车。
正是因为大环境艰难,高成本获客后,企业要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复购率。在性价比基础上,如何提供差异性服务,既能帮助企业免于低价内卷,也是吸引顾客反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某家知名连锁火锅品牌,以其服务周道著称,吸引顾客反复到店消费,也有的企业打出多品牌矩阵战略,在火锅、烧烤、茶饮等垂直赛道分别推出针对高中低端消费群体的多个品牌,通过赠送旗下多家品牌消费券等方式,努力吸引同一批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多次消费,其本质也是在提高复购率上做文章。
单店经营之道,无非是回归餐饮行业的基本功,服务好每一位到店顾客,让来店顾客吃得开心,努力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而不能只是拍段子发视频做营销。
记者:李明子
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档,餐饮业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环球速看料 “没人会想到,2022年居然是三年来最惨的一年。”豪虾传创始人蒋毅细数,仅豪虾传所在城市成都,今年经历了五次疫情,基本是刚复工一两...
河南唯一!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再迎“国字号”荣誉:微头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通讯员韩士贤赵贝贝12月1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获悉,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
观焦点:「风口研报·公司」公司数据已覆盖100+条产业链和900+个商品品种,并积极... ①公司数据已覆盖100+条产业链和900+个商品品种,并积极探索与数据交易所的合作,有望充分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②港股龙头2个月反弹50%并
平安人寿482亿元控股新方正集团 北大医药实控人变了_世界最新 12月20日晚间,渝股北大医药(000788)公告,2022年12月2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大医疗管理)告知函,北大方正集
天天亮点!一份来自十大经济学家的“后疫情时代经济观察报告” 三年前,新冠疫情改变了原本就面临增长失衡的全球经济走势。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能否重回增长轨道?人民币汇率是涨是跌?中国稳增长目...
今日热讯:下周国际财经重大事件前瞻(12月19日-12月23日) 星期一2022 12 1917:00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十二月)19:25巴西央行焦点市场报告星期二2022 12 2008:30澳洲联储货
快讯!圆通速递更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天眼查App显示,12月21日,圆通速递(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文双重外国名称已由“圆通速递(国际...
北方稀土: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合金工厂 报资讯 北方稀土、包钢集团官微12月21日消息,北方稀土充分发挥稀土大集团作用,日前对下属包钢磁材、宁波展昊、北京三吉利、安徽永磁等4家磁性...
「风口研报·洞察」动态寻找“运动战”机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主旋律,机构看好下一个... ①动态寻找“运动战”机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主旋律;②下一个“沪电股份、立讯精密”可能就在其中,分析师通过复盘电子行业十年牛股总结规...
年内基金公司自购忙!累计认购金额超67亿元、“真金白银”显信心 又一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12月21日,中庚基金发布关于中庚基金、基金经理(拟任)及员工认购旗下基金相关事宜的公告,宣布将共同出资不低于600
供电能力翻一番!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三水供电局全力“电”亮淼城发展蓝图 97个基塔、出线横跨三水乐平、云东...
广东:稳住就业“压舱石” 助“粤字号”经济巨轮行稳致远-全球今日报 12月20日,广东省中山市人社局组织...
观点:奔朗新材敲钟上市 彰显抓上市谋上市的“顺德速度”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卢洁敏报...
顺德中集智谷整园竣备 达产后预计园区产值将超100亿元 当前热点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商报记者叶芝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