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局势引发的能源焦虑,为日本建立“氢能社会”的努力再添“一把火”。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氢能社会”构想。相关分析认为,日本将氢能视为“脱碳社会的一张王牌”,在氢能领域野心勃勃,希望成为“全球首个氢经济体”,迈入“氢能社会”,并引领全球市场。
(资料图)
去年以来,日本加速了氢能的开发试验和社会应用。其进程有发展但也有不确定性,实现“氢能社会”将是“一山放过一山拦”。
1
氢能开发走过半个世纪
日本对氢能的关注和开发,远早于“氢能社会”构想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对国际石油高度依赖,但石油危机的爆发迫使日本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并开始重视新能源,氢能作为一条技术路线受到关注。1973年,日本成立“氢能源协会”并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包括1974~1992年的“阳光计划”、1978~1992年的“月光计划”、1993~2002年的“新阳光计划”以及1992~2002年的“WE-NET计划”,涉及制氢技术、燃料电池和液化储氢的研发等领域。这些计划依托大学和企业开展,促进了有机化学氢化物法、液化储氢法等技术的发展。
丰田汽车公司也在1992年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但这一时期日本能源转型的重心是“核电+液化天然气(LNG)”,前者瞄准能源自立,后者较煤炭石油更为清洁。2011年福岛核事故震碎了日本的“核电梦”,天空亦出现了久违的黑色粉尘——重启煤电的排放物,日本能源自主与环境污染压力都随之而来。“氢能社会”构想就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2014年是日本氢能实用化的启动之年。这一年公布的“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提出,“期待氢能在未来二次能源中发挥关键作用”,将氢能定位扩展到大规模发电;同年,日本又提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路线图”,以及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实现“氢能社会”的具体措施和步骤;相应地,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决定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市场,岩谷产业和JX日矿日石能源公司公布了加氢站的氢能售价。
2017年日本发布了“氢能基本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年30万吨的氢能产量,成本降至每标准立方米30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实现10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规模,发电单价降至17日元/千瓦时;实现加氢站扩建至900所,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巴士分别增至80万辆、1200辆,以及向530万家庭普及“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ENE-FARM)”;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该战略提出了实现“氢能社会”的“3E+S”原则——首先保证能源稳定供给(Energy Security),在安全(Safety)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实现低成本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追求环境适宜性(Environment)。“氢能基本战略”也成为日本“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的一部分。2019年,日本又制定了“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战略”,促进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固体燃料电池、氢能基础设施等研发。
随着“碳中和”成为国际热门话题,日本在氢能应用方面再次提速,于2021年将2020年底发布的“绿色增长战略”更新为“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
该战略将氢能作为14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计划未来10年投入3700亿日元扶植氢能产业;到2030年实现氢能年供应量300万吨,2050年实现氢能年供应量达到2000万吨;推动氢能炼钢、水电解等技术发展;建设稳定的氨供应链,2030年前普及“20%氨、80%煤炭”混燃发电,2050年实现纯氨发电。同时,还出台了财政税收、绿色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等多方面配套措施。2021年发布的“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提出,建立国际氢能供应链,推动氢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生产方式转型,提升社会对氢能的需求。
2
现实与目标的差距
多年的政策扶植,让日本在“氢能社会”普及方面较其他国家走得更远。最成功的案例是,ENE-FARM近年来的销量呈指数级增长。该设备售价目前已降至100万日元以下,较2009年面世时便宜了约2/3,且机身尺寸逐年变小、更易安装。截至2021年底,ENE-FARM累计销量已超过43.3万套,大大超出2017年“氢能基本战略”设定的“2030年30万套”目标。
ENE-FARM的工作原理是将天然气转化为氢气,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住宅供电、供热。日本资源能源厅数据显示,ENE-FARM发电的能源转化率为40%~55%,加上余热利用的综合转化率为80%~97%,远高于41%(包含电力输送损耗的火力发电转化率)。ENE-FARM在日本的普及得益于政府补贴,但更源于日本这一国家的特殊性——多为独立住宅,便于安装;电费较贵,可节省开支;灾害频繁,具备灾后应急功能。
其他领域的氢能应用,目前与政策设想还有一定距离。例如,加氢站的建设进度并不理想。从2014年启动到2022年5月底,共计161所加氢站投入使用,其中“首都圈”59家、“中京圈”48家、“关西圈”19家、“九州圈”14家,仅较2022年1月底新增4家。
按此速度,日本只能在2030年完成最新政策目标1000家加氢站的1/3。
再如,燃料电池汽车的销售也不理想。丰田公司2014年推出了第一代“未来(MIRAI)”燃料电池轿车,但由于售价高、基础设施缺乏,销量一直不佳。
2020年推出的第二代“未来(MIRAI)”赶上“碳中和”热,才在2021年实现了5600余辆的销量,占其累计销量的一半以上,但距离实现2030年全球200万累计销量的目标尚远。
这些现象反映出日本“氢能社会”构想的底层逻辑和技术路线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往往被氢能的优秀化学特征掩盖。氢能是二次能源,在社会应用中的区位与同为二次能源的电能更相近,与石油天然气稍远。
日本设想的理想型“氢能社会”的能源系统,是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替代电能,形成分散式的氢能储运和应用系统,完全改变现有的能源系统结构。这种替代受众多客观条件约束,相较电能存在大容量和长时间储存难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效能未必优于电能。
退而求其次,用氢能替换生产生活场景中的石油天然气也存在一些障碍。
例如,氢能的储运条件不如石油天然气,所以才有“氢转氨”技术路线的出现;“灰氢”“蓝氢”并未根治碳排放问题,却凭空增加了成本;社会对“绿氢”的热情,与石油天然气价格正相关;日本本土缺乏新能源制“绿氢”的客观条件,“绿氢”也和石油天然气一样依赖进口。
因此,按照“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日本2030年利用氢和氨产出的电能仅占其能源消耗的1%,微乎其微。
目前日本有5座核电站恢复运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7月14日表示“指示最多使9座核电站运转”,以保障通货膨胀下冬季电力稳定供应。
3
不断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面对全球“氢能热”,日本正努力克服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拓展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氢能应用场景,但多数应用是对原有天然气技术的升级,与理想“氢能社会”还有一定距离。
一是开发氢内燃机汽车。
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多次表示:“敌人是碳,不是内燃机。”从2021年开始,丰田采用拉力赛方式测试氢内燃机汽车。测试车以两厢“卡罗拉”为原型,底盘离地13厘米,搭载液氢,理论续航里程较燃料电池汽车增加一倍,成本反而更低。“未来,液氢储存器可以做到又平又小,甚至可以与底盘融合,更具商业前景。”
丰田章男说。氢内燃机汽车可以继续使用燃油喷射系统和涡轮增压器,更符合原有汽车供应链厂商的利益。目前,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正在为日本的相关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开发氢能火车、船舶和飞机技术。
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JR东日本)正在开发使用氢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混合动力列车“云雀(HYBARI)”,已于2022年3月在南武线试运行,预计2030年投入使用,以替代部分线路上的柴油火车。
洋马控股计划2023年推出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三井机械正在冈山县玉野市建设大型船用氢燃料发动机的试验设施,预计2023年6月完工,该设施可产生20兆帕高压氢气,每小时供给1000立方米。川崎重工已完成全球首个船用氢燃料锅炉的基本设计,计划在2025年左右投入实际应用。东芝正在开发新一代电动飞机核心部件,可供搭载数十人的中型飞机使用,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商业化。其子公司东芝能源系统已开发出2000千瓦原型机,大小只有同样功率普通电机的1/10。川崎重工正在开发氢动力飞机的关键部件,如燃烧器、储氢箱,计划2040年实用化。关西3家机场将与空客合作,共同研究机场氢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
三是开发氢能作业机械。
日本最大农机厂商久保田,计划2023年在欧洲市场推出小型电动拖拉机,2025年面向欧美开发出中大型氢燃料电池拖拉机。洋马控股计划2025年推出电动农机,并考虑在中大型农机上使用氢能动力。小松制作所将与康明斯合作开发采矿卡车氢燃料电池,目标是2030年实现商业化。
四是探索氢气发电技术。
三菱重工正在开发核电制氢技术,并计划2030年推出仅靠氢气即可发电的大型涡轮机,目标是2030年脱碳业务实现3000亿日元销售额。川崎重工计划2026年在冲绳具志川火力发电站启动“氨、煤混燃”发电试验。
五是试验氢能的工厂应用。
2022年4月,松下在滋贺县草津市的工厂安装了99台5千瓦可调节功率的燃料电池,体积与小型自动售货机差不多,配合570千瓦光伏发电使用,目标是成为“全球首个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氢燃料工厂”,同时积累“工厂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日本制铁和JFE钢铁正在建设小型氢气炼铁试验机,预计2024~2025年开始试验。神户制钢正在兵库县高砂市试验“氢气供应控制系统”,寻找稳定供氢、减少浪费的方法。
六是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今年2月,川崎重工和岩谷产业完成了液氢海运试验——澳大利亚褐煤转化的2吨液氢,用川崎重工建造的液氢运输船,长途跋涉9000千米到达日本神户机场岛的“Hytouch神户”——世界首个液化氢装卸基地。这是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示范项目,计划2023年后开始新的验证试验。此外,三菱重工已参与美国犹他州氢能发电项目,三井物产有意同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开展液氢运输合作,东洋工程亦有意在印尼生产“绿氨”。
来源:环球杂志作者:刘云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