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理财产品的问题已经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关注,起因是一个投资者花了一万元买理财最终仅赚9元,很多人惊呼是“理财刺客”,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理财刺客”是怎么出现的?
一、1万元理财1年多仅赚9元?
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在“雪糕刺客”引起热议后,不少投资者也在网络平台吐槽遇到了“理财刺客”。他们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到期收益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差甚远。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多家银行近期发布公告下调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或许这将降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减少“理财刺客”带来的刺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万放了476天赚了170多,买的时候标注4.4%的基准,差的也太多了吧。”6月底,网友小思在社交网站晒出了自己理财资金到期的页面截图,对自己的收益感到很失望。
北青报记者查询这家银行的官网,找到这款产品的到期信息公告。这款产品是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于去年3月初发行的一款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产品,风险等级PR3,投资期限476天,到期日是今年6月27日。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4.4%,但到期日产品净值却只有1.0035。北青报记者粗略计算,其实际年化收益率在0.27%左右,还不到业绩比较基准的1/16。
另一位网友小丽买的也是这家理财子公司的一款风险等级为PR3的封闭式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5个月,到期日是今年4月2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4.20%(年化)。
北青报记者从该银行官网查询到,该产品到期日净值为1.0009,也就是说1万元投资了15个月,能挣9元钱。粗略计算,实际年化收益率约为0.072%,大约是业绩比较基准的1/60,甚至只相当于托管费率0.20%的1/3。
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封闭式产品中12380只产品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有9.42%的产品到期收益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中枢。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到期的产品中,业绩未达标的产品数量接近1200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理财公司已着手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中银理财7月2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公司拟于8月3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月月开)0102”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由 2.50%- 3.80%(年化)调整至 2.30%-3.60%(年化),即在原业绩基准基础上下调20个。
二、“理财刺客”为啥频繁出现?
说实在,看到这样的理财产品,很多人都会很奇怪这个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比起他们之前说的预期收益差距已经不能用巨大来形容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当前理财产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刚性兑付早就成为了历史。在中国理财市场发展的历史上,刚性兑付曾经是整个市场最受关注的事情,当时由于历史原因等众多原因,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销售机构都是刚性兑付的,让很多人认为理财产品购买的时候宣称能有多少收益应该就有多少收益,这个是刚性兑付曾经的逻辑。但是,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整个市场的刚性兑付早就被打破了。
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其他类的理财产品,早就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了,最近被反复提及的甚至引发热议的产品,都是那种非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候看到的收益,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预期收益,而是比较基准收益。什么是比较基准收益呢?是理财产品的设计人员,根据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于产品所设计的一个收益目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
简单点说,现在的理财产品特别是不少人买的数值型理财产品,只有所谓的业绩比较收益而没有预期收益,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用户购买这种理财产品,就像是一个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业绩在考试之前和爸妈说我预计能考多少分,但是实际上到底能考什么样的成绩,是由于当时考试时候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平时门门90分的优等生,也有可能在一场很难的考试之中考出不及格的成绩。当前的理财其实就是这样,那种业绩比较基准收益就是这个意思,业绩比较基准相当于一个理财产品考试的及格线,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有些人考的很好,有些人却考的很差,投资者最后拿到的实际收益可能比业绩基准高,也可能比业绩基准低。
其次,为啥会出现不少理财收益未达标呢?如果说只是一个产品的收益不达标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未达标的产品达到了近1200只,这么多产品都业绩不达标,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不少理财产品的收益都不达标,实际上是和当前的整个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今年上半年以来整个资本市场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有多重因素在影响市场,具体来看:
一是整体的市场利率水平较为宽松,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充裕,金融机构很多都在降低自身的利率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金融机构都不太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从而导致了市场上的整体利率偏低,进一步影响了很多货币类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银行间债券的收益,让市场的基本利率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
二是股票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我们看到受到美联储加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表现始终不及预期,不少股票的整体表现都比较差,特别是不少基金重仓的科技股整体表现不足,最终让不少基金的投资收益较差,甚至出现了比较大的撤回或者亏损现象。
三是债券市场的表现特别是公司债的问题较多,当前整个市场上,不少公司的整体业绩承压比较明显,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公司债的整体收益不佳,甚至于某些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还出现违约或者逾期的现象,都导致了整个理财市场的收益不足。
因此,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理财市场的收益不景气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三,“理财刺客”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当前,理财市场的产品购买其实就是一个相当考验投资者的投资能力的事情,这是因为投资者必须要学会去看自己买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建议对于各位投资者来说,每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仔细研究自己购买产品的投资标的,这些投资标的的风险情况,再结合基金的过往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从而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和判断。
如果自身的投资经验不够丰富,建议还是选择相对风险更小的货币基金投资,否则很容易出现大家看到的“理财刺客”的现象。
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和银行来说,当前市场的波动较大也给其理财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市场环境好,大家都赚钱看不出好坏,但是现在当大潮退去,才能看出到底谁才有真本事。
所以,现在买理财可不能盲目购买,去认真研究才是最关键的。
(作者江瀚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