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天天热议:央广网关注!马鞍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晚

央广网推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马鞍山:“链”上发力 以“智”赋能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报道

关注了我市制造业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花山区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较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已完成全年任务,预计本月将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7月18日,马鞍山市花山区经信局副局长沈杰告诉记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该区持之以恒把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摆在首位是分不开的。

如何蹚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路子?花山区以项目强基、企业培育、产业赋能为抓手,强化用地等关键要素保障,通过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且“智”---循环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7月21日,在中铁物总华东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货车的拆解作业。拆解全程采用数字化管理,拆解完毕后,通过架车机自动将底板和轮子分离,随后把轮子等零件拆除分类摆放,最后再拆除底板。

中铁物总华东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具备年拆解报废机客货车4000辆、处置机客车150辆、处置报废钢轨12.5万吨的能力,年生产规模达21万吨。公司运营部长黄彬介绍,报废的钢轨可以修复降级为企业的工具轨、起重轨和在用轨,分解的钢轨可加工为斗齿和刀板,报废的客车可建成城市景观……

今年下半年,该公司将投入扁钢自动化生产线,对废旧钢轨进行更加充分地再利用。“目前该技改项目可研报告已基本完成,通过了集团总公司的评审,目前正在等待审批。”黄彬告诉记者,在技改项目的谋划推进中,花山区经信局在项目立项、手续办理、项目审批上给予企业最大支持,并协助企业申报相关的政策补贴。

“我们鼓励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主线,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形成制造业倍增新的支撑点。”沈杰介绍。

“小”升“规”---数字化管理助企提质增效

7月21日晚,在马鞍山市苏润食品有限公司,吊挂区、宰杀区、烫池区、脱羽区、净膛区、预冷区、分拣区、冷库排酸区、包装区、装箱销售区……数字化管理的流水线井然有序。

“我们目前正在全力准备升级‘规上’企业。”公司总经理阮国军介绍,在升“规”过程中,花山区经信局给予了企业不少帮助,“一方面是对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每周都安排工作人员对公司‘升规’手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规范性指导。”

马鞍山市苏润食品有限公司今年4月正式投产,是我市主城区唯一一家集中屠宰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马鞍山本地以及无锡、苏州等地。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5亿元。”阮国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对接,上线了数字化管理监管平台,对产品生产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下半年,公司计划打造‘数字工厂’。此外,公司还将与合工大合作研发禽肉制品新品种。”

“我们建立了成长性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库,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实施精准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沈杰告诉记者。

“绿”成“廊”---产业转型赋能制造业发展

“这几天,我们正忙着洽谈一个总投资20亿元、占地320亩的产业园项目。”花山区发改委副主任柳洁告诉记者,花山区对沿江产业布局作出了规划,支持沿江工业企业向土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

在“花山区沿江绿色经济长廊的产业布局”上,记者看到,长江沿线(花山段)各个地块的项目类别都被一一标注。根据土地性质及用途,各地块分别以红、灰、黄等颜色呈现。

连“绿”成“廊”。今年6月,投资7.7亿元的超低排放固废焚烧发电项目——马鞍山山鹰国际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投入试运营。据了解,该项目预计日处理固废863吨,年发电量2.3亿千瓦时,对花山区乃至全市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花山区将以智慧工业为主导、绿色智慧工厂为主体,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创新生态建设方式,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柳洁说。

(来源:央广网)

【来源: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关键词: 工业企业 今年上半年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