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企,大部分工业国都在经历贸易逆差,就连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也无法幸免,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相关资料图)
5月,据法国海关,法国贸易逆差达到131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日本贸易逆差为2.385万亿日元(约178亿美元),创下8年来新高。今年上半年,韩国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达103亿美元。而此前,韩国从1998年到2021年连续24年均为贸易顺差。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日本、韩国,都称得上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工业国。
德国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其工业实力不容小觑。德国工业精细成度高,其机床、汽车和高铁制造发达,例如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大众等汽车品牌均出自德国。同时,德国在工业方面具有不少“隐形冠军”,拥有1307家类似企业,占全球的47.8%。因此,德国长期以来持续保持着工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地位,也是其作为出口大国背后最主要的支撑。
日本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较为先进,其钢铁、造船、化工、基础设施、高铁和机械行业等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以日本汽车业为例,丰田、本田汽车几乎行驶在世界各国的道路上。
日本东京一个港口堆积的集装箱,图片来自路透社尽管韩国国土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与我国江苏省面积相当,但韩国在半导体、汽车、化工、钢铁、船舶等工业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韩国浦项制铁公司、SK集团、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均为世界级重工业企业。可为何前述工业国普遍呈现出贸易逆差?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能源供应严重依赖进口,以及经济结构依赖出口等因素。
欧洲方面,以德国为例。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5月贸易逆差为10亿欧元,这是自1991年东德和西德统一之后从未出现过的局面。该国5月跨境出口下降0.5%,而进口增长2.7%,远超德国经济学家预期。
在经济前景黯淡的背景下,德国企业面临进口成本飙升和产品需求疲软的局面。“在当前环境下,出口下降并不奇怪,”法兰克福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Oliver Rakau表示必须关注进口,尤其是价格走势。
经济学家分析,俄乌局势冲突和新冠大流行等多重因素,对国际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对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一艘集装箱船停靠在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图片来自法新社5月,德国能源、食品和制造商使用的零部件等进口产品的价格同比上涨了30%以上,而出口产品的价格仅上涨了约15%。Rakau认为,即使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数据看起来不那么显著,对外贸易仍将对德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贸易前景相当暗淡。”
高频经济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Carl Weinberg在一份报告中说道德国贸易顺差已经消失,“能源、食品和原材料进口价格的上涨推高了进口账单。”
贸易平衡的转变凸显出德国和其他欧洲经济体正面临着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带来的压力。
德国和很多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一直在为能源和食品支付更高昂的价格,尤其在俄乌战争之后。俄罗斯是欧洲的一个主要能源出口国,在与乌克兰爆发局部冲突后,欧洲国家主动削减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给能源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导致能源价格上涨。
此外,乌克兰是小麦和其它粮食的重要出口国,战争的爆发导致该国无法如往常一样的速度将粮食及农产品销往国外。当地农民也无法正常播种和种植粮食,这可能会在秋收季节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
德国杜塞尔多夫竞争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教授Jens Sudekum向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分析,如果能源价格下降,“往常的贸易顺差将再次出现。但如果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经济衰退仍在逼近。”
再看韩国方面,今年上半年韩国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期公布数据,韩国今年上半年出口额为3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进口额为3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虽然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能源进口价格上涨,贸易逆差达到103亿美元。目前,韩国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很大程度仍依赖进口。
进出口集装箱堆放在韩国最大港口城市釜山的一个码头上,图片来自韩联社然而,韩国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前景也不容乐观。据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以销售额排名位于前1000、分布在12个出口领域的150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的“2022年下半年出口展望调查”显示,作为韩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贸易出口,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只比去年同期增长0.5%。预计出口将会下降的韩国企业表示,其重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的出口竞争力下降(41.2%)、海运和空运费用暴涨导致的供应链瓶颈(21.9%)、主要进口国的经济状况恶化(21.1%)等。经济学家警告说,长期的贸易逆差可能会带来长期经济衰退。
“韩国经济已经长期处于低增长阶段,因此韧性不足。”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Kim Sang-bong说道,“为了克服当前危机,我们应该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对于德国、韩国等不少工业国来说,贸易出口是其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能源及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导致其出口商品成本和价格上升,加剧贸易逆差的增大。正如德国工商协会外贸主管Volker Treier向《纽约时报》分析,德国商品出口海外的成本不断上升。“出口低迷已经开始,出口商将供应链造成的成本上升转嫁给国际客户的能力越来越弱。”
也有专家分析,出口型国家呈现普遍逆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美元大幅升值,因此不少国家货币均在贬值。尽管货币贬值看似有利出口,但在粮食、能源和制造业所需的零配件等价格激增下,货币贬值会大幅增加进口成本,并影响出口商品价格,最终出现“国外客户不愿买单”的出口低迷情况。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