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环球观察:财经时评|定期存款利率倒挂 广大普通民众该如何应对?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低于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金融学上,把这种期限短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于期限长的定期存款利率的现象叫着利率“倒挂”。再通俗一点,就是储户存入期限短的定期存款利率比存入期限长的定期存款利率还要高,其结果是存入短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要高于存入长期定期利率的利息收入。从货币的时间价值看,储户存款时间越长获得的利息收入应该越多,才是正常的金融逻辑,而现在则出现了存款时间越长利息收入反而越低的不正常金融现象。因为按照目前这种金融逻辑,储户存期越长获得利息收入越低,则储户承受通货膨胀的损失就越大,受到的财富缩水之苦就越大。


(相关资料图)

之所以出现定期存款利率倒挂,原因有三方面:一是LPR利率下调,银行存款利率越高,则利差越窄,银行盈利能力就会大幅下降。在这种金融态势下,银行就会存在大幅下调期限长的定期存款利率的动力,且央行确定存款利率自律机制之后,商业银行也有权确定存款利率;二是在当前较为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流动较为充裕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对吸收资金需求不旺,且对未来存款利率继续下降的预期较高,觉得如果不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就有可能为较高的筹资成本买单,有点当“冤大头”的味道;三是在LPR利率下调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实体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商业银行不得不选择下调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利率,才有可能最终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的真正下降。

由此,从商业银行看,降低存期较长定期存款利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然,在这种大的金融环境下,储户是弱势群体,没有办法来与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利益的“抗争”,只能让自己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无疑在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中蒙受越来越多的“损失”。

但是,广大普通民众面对这种金融态势,也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可以在投资理财上拿出自己应对的方案,做到未雨绸缪,尽量减少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给自己带来利息收入减少的损失。从目前看,广大普通民众应在存款观念与投资理财方式上进行及时转换,以适应定期存款利率倒挂时代的到来。

在存款观念上适时转变,要深刻认识到当前的客观金融形势,理性看待定期存款利率的倒挂,要充分意识这是当前经济金融运行的一个大趋势。也就是说,对商业银行实施存款利率自律机制要增强适应性,要明白银行就是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最终目标。同时,银行也是靠经营利润来补充资本、提高拨备覆盖能力,以消化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如果定期存款利率不倒挂,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就难以真正降下来,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不可能降低,社会资金也难以真正进入实体企业体内循环,国家经济也就难以真正复苏和发展。所以,对于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还是要给予理解,尤其要泰然处之,应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非常正常,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投资理财方式上要进行及时转变,要根据自身实际理财能力和资金实力,不断调整投资策略,转变投资方向。就是说,要以不断变换的投资方式,以不断拓展新的投资渠道来应对定期存款利率的倒挂,使自己能应对自如,始终立于投资理财的不败之地。一方面,改变只存钱不投资的理财习惯,在生活中不能一味只将钱存入银行,觉得银行存款最保险,而是要努力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尤其是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贵重金属市场等方面的投资理财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理财能力,开拓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及时弥补自身投资理财渠道狭窄的不足。

另一方面,改变自身的投资理财结构,不能将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提高投产理财的组合意识与组合能力,以分散投资理财风险,提高投资理财效益。目前来看,广大普通民众除配置好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金融产品外,可努力调整自身投资理财结构,将关注重点或兴趣点从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定期存单向关注养老理财产品、银保产品等方面转化。同时,也要改变对银保产品的片面看法,现在不少的银保产品也同时具有存款的收益性和保险的保障性双重功能,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购买银保产品,把购买银保产品的流动性、安全性放在首位,然后再根据银保产品设定的门槛确定自身的购买数量以及追求自身的收益,这样的话可做到万无一失。

再一方面,有较强投资理财能力的朋友,可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以及政府债券市场等进行投资。还可考虑在外汇投资市场、贵重金属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方面进行适当尝试。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 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键词: 定期存款利率 商业银行 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