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每日时讯!闪电深1度丨扩需求再提速,山东为何如此高度重视基础设施“七网”行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2日讯 六月的天空澄净透彻,波光潋滟的河面奏起欢快的乐曲。在京杭大运河梁山港畔,畅通无阻的运河河道里,往来货船穿梭,秩序井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梁山港副总经理王亚林介绍,梁山港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先后被列入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以及山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航一年来,单月最高来煤量90.5万吨,单月最高发运量94.09万吨,助力济宁港一跃成为山东省内吞吐量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和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藉由这座京杭大运河通航河道最北端的港口,千年古运河也重焕风采。

另一则喜讯接踵而至。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显示,济宁能源梁山港山东京杭多式联运中心项目、龙拱港山东京杭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项目双双被列入山东省《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单。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帮我们更直观了解两个项目的“含金量”——据了解,2021年,在新石铁路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处,济宁市谋划了龙拱港港产融合示范区,预计2022年7月投入试运行后,将具备集装箱20万标箱的储运能力;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80亿元,一期工程包括9.18千米的铁路专用线,17.1千米的航道疏浚,8个2000吨级泊位和中国最大跨度的钢结构储煤棚,目前已全部投入运营。1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已于2021年年底投产运营,具备了2000万吨年货物吞吐能力。项目整体竣工后,将具备5000—7000万吨吞吐能力,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

图/今年一季度,梁山港来煤量、发运量、营收指标均超额完成,实现首季“开门红”。(图片:中国水运报)

这是济宁市“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内河航运中心”重大决策部署结出的硕果,也是山东加快节奏,推进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的生动实践。

据悉,基础设施“七网”主要包括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基础设施网。这些领域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内容,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扩需求、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强“七网”项目谋划推进,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2年,山东将着眼长远发展、造福人民群众,推进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全面展开基础设施“七网”行动。

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山东按照“统筹谋划布局,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高起点研究谋划了“七网”建设重点。省财政安排800亿元支持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统筹推进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今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从基础设施“七网”、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工业技改提级、数字赋能增效、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养老托育拓展、外贸固稳提质、公共安全提升等十个方面入手,加强创新投入,为全省全年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动力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实施的“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中,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都明确了与投资有关的具体计划,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七网”建设行动更是排名首位。

图/5月21日,山东德州,国家重点工程济郑铁路山东长清黄河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进行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施工。

新台高速台儿庄马兰屯至鲁苏界段建成通车;济南至高青等4个项目完成总投资的65%;泰安至东平、东营至青州改扩建、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3个项目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大、辐射广、拉动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交通运输投资累计完成536亿元,同比增长35.9%,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接下来,伴随着“七网”行动在山东各地全面展开,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火力全开”加快建设,齐鲁大地锚定“走在前”,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行动计划 多式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