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新田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取得新突破,据5月14日该矿瓦斯发电站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天有7000多立方米瓦斯用于发电,日创收大约1.8万元,这标志着我省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是指在煤矿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回采区、采动区和采空区)综合采用地面、穿层长钻孔和定向顺层钻孔抽采等多种方式,将生产区煤层瓦斯降到低瓦斯等级,实现长效治理。通过规划区地面预抽、准备区联合抽采、生产区井上下抽采相结合,实现瓦斯抽采、煤炭生产有序衔接,解决瓦斯治理与煤炭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冲突。
2020年,贵州省能源局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启动了贵州首批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推动煤矿、煤层气企业、科研技术支撑单位形成合力,探索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新路径、合作模式、支撑政策,形成一套适合贵州条件的瓦斯治理体系,推动全省煤矿瓦斯防治攻坚深入开展。
同年4月,新田煤矿作为我省首批“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项目之一,在全省率先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多来,新田煤矿和项目实施单位大胆探索,快速推进,2021年12月底,项目完成一组U型井,完钻井深分别为575米和1471米;完成一口参数直井,完钻井深453米;一口L型水平井,完钻井深1230米。今年1月11日,U型井产气并点火成功。2月6日,L井点火成功。目前,1号井和2号井日产气分别稳定在3000立方米和5000立方米左右,煤层瓦斯浓度高达98%。
为了把煤层瓦斯利用“变废为宝”,新田煤矿经过研究对比,从经济、安全、便捷等角度考虑,决定安装管道把“三区联动”工程抽采出的瓦斯气输送到新田煤矿瓦斯发电站发电。经过精心组织和施工,一条直径159毫米总长3.3公里的输气管道顺利安装完成,1、2号井抽采的瓦斯通过管道输送到瓦斯发电站发电。
“1立方米瓦斯可以发电2.5度,1度电电费加上政府奖补资金大约1元钱,1号井和2号井每天产气在7000立方米以上,按照煤矿矿井下瓦斯治理(抽采)成本1.8—2.0元/立方米估算,每月减少煤矿井瓦斯治理费用约50多万元,全年减少瓦斯治理费用约600多万元。”新田煤矿机修厂厂长张鹤松介绍。
“新田煤矿资源储量大,煤层赋存稳定,发热量高,但受制于瓦斯灾害的影响,无法实现采、掘、抽平衡和高产高效。”新田煤矿矿长张高青说,“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的大区域瓦斯治理模式,集安全、生态、经济等效益为一体,通过地面、井下有序立体联动集中抽采煤层瓦斯,从本质上降低了矿井瓦斯灾害程度,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和井下治理瓦斯风险,在解决煤矿瓦斯治理的同时有利于煤矿瓦斯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了解,新田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项目分两期建设,工程主要由地面工程和井下工程组成,实现井上下联合抽采煤层瓦斯。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预计7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编辑 彭杨
二审 王法
三审 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