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是主体,项目是关键。今年,青岛加快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8个涉海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开工、早建设,尽早实现落地应用。
一季度,青岛涉海重点项目开工建设64个,开工在建率72.73%,年度累计完成投资66.2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7.65%。系列项目纵深推进,筑牢海洋经济根基,构筑起更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成型
沿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大道向西南出发,稍过胡家山,可以看到立于路旁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巨大标识。拐行其中,由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海丰")建设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映入眼帘。
作为2020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鲁海丰冷链物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探索经验的使命。靠近海边,一栋栋白色的方形冷库引人注目。据介绍,每个单体冷库内有5层,总高约42米,是冷链物流储存生食的关键设施。
"2019年,总投资约4.7亿元的冷库一期15万吨冷库投入使用,运营至今,已累计存储水产品、肉类40多万吨,是中粮集团国储肉类储备库,也是国内最大肉类储备库。"于培新是鲁海丰冷链项目负责人,自2018年到任以来,见证了项目发展的日新月异。
根据规定,国内生食标准对冷冻保存温度的要求不高于-50℃。而冷库一期启用的三座低温冷库中,包含一座5万吨的超低温冷库,可降温至-6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超低温冷库。
"2021年10月,总投资约3.78亿元的冷库二期10万吨冷库,共两座,也投入使用。总投资约7.6亿元的冷库三期20万吨冷库,共两座,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今年投入使用。"于培新说,未来,冷链物流基地将建成300万吨冷库群,成为世界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
在冷库的外围,多辆集装箱冷藏车与冷库无缝对接,工作人员正将运输至此的海鲜进行消杀并运到库里冷藏。鲁海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鲁海丰拥有20多辆保温冷藏运输车,可提供冷藏运输、保温运输、冷库仓储、冷藏配送、装卸等业务。今年以来,来自俄罗斯的2万吨鳕鱼已陆续运抵,经此再输送到我国各处。
不仅是俄罗斯,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诸多国家的水产品、肉类也不断进入,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加快成型。"总投资14亿元的水工码头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工作,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负责该项目发展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高级工程师李勋介绍,届时可停靠万吨级货船及各类渔船,提供船舶靠港作业服务和码头卸货服务,保证渔获从渔船到冷库的无缝对接。
集国际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远洋渔船整备、码头作业、配套服务于一体,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雏形初现,加快成势。"2021年以来,我们着力解决了海洋倾废区选划、胡家山作业区规划调整等多个项目发展难题,冷库等陆域项目持续推进,防波堤和万吨级码头等海域项目得以启动建设。"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密切跟进,加快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海洋产业链发展。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教等二、三产加快布局实施
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作为海洋一产的代表,是青岛加快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8个涉海重点项目建设的缩影。而在海洋二产、海洋三产,青岛皆有重大项目加快布局落地,支撑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
谷雨当天,百余名工人忙碌在青岛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项目现场。该项目是目前青岛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医药项目,多年来是省市双重大项目,列入《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是省重点支持项目。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建设,推进抗病毒、抗肿瘤等创新药物研发",作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布局,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目前,青岛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1.1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车间厂房主体施工完成,1.2期海洋大健康产业园车间厂房月底主体竣工。我们引进的两款化学药物,以及以深海鱼类为主要成分的胶原蛋白肽,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在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投产。"蓝谷药业负责人杨绪龙说,蓝谷药业以海洋生物技术及衍生产业为核心,发展化药、中药、海洋原辅料、医疗器械,聚焦内分泌、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病毒等疾病的防治研究。项目建成投产5年后,预计年产值及贸易额达人民币百亿元,并完成公司上市。目前,蓝谷药业除自身运营需要外,还承担着青岛市医药项目的落地孵化功能。随着项目的投产,将会更大地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聚集越来越多的医药项目落地青岛。
涉海项目建设实施,不仅推动海洋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发展,而且对于海洋人才集聚和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西海岸校区)一期项目即是代表。眼下,约3000名工人正在加快该项目建设,学校的学习综合体等大楼已基本建成。
"西海岸校区一期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包括学习综合体、学院楼、学生宿舍、食堂、室外工程等。预计今年完成一期建设,在校生规模达到7000人。"据中国海洋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校区完工后,可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支撑服务青岛实现蓝色跨越。
海洋重点项目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制定了《青岛市海洋领域重点项目推进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了周调度、月排名、季约谈工作机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展,了解难点问题,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4月份开始,他们组织项目调研组,对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展开实地调研,积极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海洋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