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2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创新论坛举行。记者从海淀区获悉,“两区”建设落地一年多来,海淀区紧抓金融制度和政策创新机遇,落地多项政策。
目前,海淀区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保险业机构提升服务能级,设立了一批自贸试验区专业服务机构;落地首批境外机构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此外,该区搭建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目前已有超5000家商户可受理数字人民币。
嘉宾在现场体验一款脑机互动产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4月12日,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创业投资基地”和“科创金融会客厅”正式揭牌。
其中,“创业投资基地”是海淀区推动社会资本助力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了加速股权投资机构在北区聚集,海淀区将从股权投资机构集中注册、房租补助、投资奖励、一次性注册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
“科创金融会客厅”是创业投资基地的核心平台,由实创股份、海淀区金融办、北京基金业协会共同支持打造,为投资机构提供融资路演、会客洽谈、宣传展示等“一站式”服务,后续还将引入园区服务、政务咨询、信贷等相关内容,通过金融、园区、政府等力量沟通促进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项目签约环节,民生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国信证券自贸区分支机构等项目集中亮相。截至目前,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已聚集农业银行自贸区分行等各类金融分支机构达11家,叠加中科创新等众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自贸区海淀组团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嘉宾在参观科创金融成果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落地北京首家以“北京自贸试验区”冠名的银行机构
记者从海淀区获悉,“两区”建设落地一年多来,海淀区紧抓金融制度和政策创新机遇,做好衔接联动和政策叠加互动,根据《海淀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实施方案》,制定《“两区”金融领域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打造全球创业投资中心、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推进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创新、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大工作目标。
数字经济领域方面,海淀区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围绕文化旅游、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等七大场景,搭建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目前已有超5000家商户可以受理数字人民币。另外,海淀区在北京“京彩奋斗者 数字嘉年华”数字人民币推广活动期间,举办了圆明园“数字人民币游园会”,将数字人民币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吸引了数十万人在线观看。
外汇试点政策方面,海淀区落地首批境外机构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便利境外机构管理跨境资金汇率风险。在外债便利化试点的基础上,赋予中关村科创企业更多的跨境金融选择权,外债便利化试点额度由500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试点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细化外债资金用于股权投资的操作流程,拓展和规范外债资金用途。
海淀区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保险业机构提升服务能级,设立一批自贸试验区专业服务机构。落地北京市首家以“北京自贸试验区”冠名的银行机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分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自贸试验区专业服务机构也相继设立。
此外,海淀区正式上线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确权融资中心),推出确权贷、政采贷等融资产品。联合设立北京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两年多累计受理续贷申请和个人生产经营类首贷申请超过1.8万笔,涉及金额超过635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14亿元。
■ 追访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剑华:海淀是全国股权投资业者活动最密集、最活跃区域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剑华表示,当前,海淀区正按照中央、北京市部署要求,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发展定位,完善以“创新生态雨林”为特征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力争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关村先行先试三个方面走在全市最前头。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剑华出席活动并致辞。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目前,海淀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04家,独角兽企业48家,上市公司255家,平均每天诞生50家科技企业。”林剑华介绍,这些由平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广大中小科技企业组成的“创新力量”,为海淀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2021年,海淀区GDP超过9500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为23.6%,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林剑华表示,海淀区科创金融特色鲜明,在全国独树一帜。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推动建设中小企业续贷中心,探索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投贷联动、科易贷等产品和服务创新,缓解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聚集发展万亿规模的股权投资机构,打造“海淀创新基金系”;发挥政府、园区、监管部门合力,提供精细化、差异化上市指导和服务,推动255家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打造与注册制相适应、与中关村科学城相匹配的企业上市发展中心。
截至2021年,海淀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分支机构3500余家,其中会馆单位59家,各类科技分支行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40余家。“海淀是全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最集中的区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管理资本量和被投案例数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林剑华说,这也意味着,海淀是全国股权投资业者活动最密集、最活跃,投资标的最具价值的区域。
数据显示,在发展股权投资方面,截至2021年末,海淀区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达到726家,管理资本量突破1.1万亿元。自2009年设立全市首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来,海淀区累计设立或参股40余只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328亿元,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截至目前,基金系累计对外投资169亿元,扶持直投项目750余个,包括天智航、美团点评、寒武纪等48家上市公司。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