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河南省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5%左右,新建各类创新平台400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引育河洛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等人才团队60个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前不久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幕墙玻璃,来自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世界第一宽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的减隔震支座,由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洛阳创新”捷报频传。
在多个场合,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不止一次地要求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聚焦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研究,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2年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洛阳市市长徐衣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洛阳要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聚焦聚力伊滨科技城规划建设、高新区重塑重振、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重塑洛阳发展新优势。
搭建平台 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在洛阳伊滨区中兴智慧城项目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塔吊林立,11栋研发中心大楼即将全部封顶。这里是伊滨区正在打造的一个智慧岛创新社区。
洛阳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在发挥中兴智慧城作为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作用,吸引信息通信企业在洛阳市集聚发展的同时,中兴智慧城还将全面导入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孵化服务等平台,为科技型人才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有了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企业创新才能如虎添翼。去年以来,洛阳充分发挥国家自创区洛阳片区的龙头作用,着力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加速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激情“唤”起来了。高效成型铣磨车、免示教智能视觉机器人、激光增材技术……在位于洛阳高新区的清洛基地,一项项先进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作为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清洛基地成立5年来,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平台+孵化器+实业”的运营模式,重点参股孵化企业20余家。
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洛阳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在土地、资金、专项人才编制等方面予以支持,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了17家新型研发机构,有力推动洛阳产业链转向中高端、关键环。
创新力量“聚”起来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实现了轮边驱动技术在国产农机上的首次应用,研发出全国首款“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开发成功智能农业装备管理平台……洛阳已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373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95个,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精密轴承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引领洛阳企业勇攀创新高峰。
培育“尖兵”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个个透明的手机盖板被放入智能检测设备内,经视觉识别系统扫描,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检测结果……日前,在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慧远)里,技术人员正对一批手机盖板检测仪进行最后调试。
手机盖板即安装在手机触摸屏表面的玻璃,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其应用变得极为广泛。此前,国内厂商对手机盖板的检测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成本高、难度大、良品率不稳定等问题。
面对市场需求,中科慧远依托自身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手机盖板检测仪。这款嵌入视觉识别技术的手机盖板检测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将检测效率提高了近20倍,核心性能指标全球领先。
如今在洛阳,类似中科慧远这样的创新主体比比皆是。去年以来,洛阳着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完善“小申高”“高升规”“规变强”等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引导更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做强做优,培育更多行业“尖兵”。
创新“龙头”动力十足。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建设创新龙头企业的内生动力,洛阳建立了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库,在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洛阳共有25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占全省总数的21.55%。
“中坚力量”活力四射。洛阳着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目前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3家,主要分布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力支撑了洛阳产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中小企业快速崛起。2021年洛阳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28家,同比增长18.5%,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快速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优化生态 让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生产车间里,彭先兆团队成员正在加紧组装调试一批眼科高端OCT影像设备。前不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VG200型OCT影像设备实现小规模量产,多项性能国际领先。
2015年,彭先兆带领团队从美国回到洛阳,成为第一个落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海外归国团队。“选择来洛阳,是因为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全程‘保姆+管家式’的服务,让我们能够一心一意搞科研。”彭先兆说。
洛阳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构筑人才“强磁场”,引来高端“双创”团队。近年,洛阳采取兼职挂职、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模式引才,先后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名,直接引进院士、中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3人,落地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35名(支)。
“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前不久,洛阳正式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着力打通体制机制“梗阻”、补齐政策制度“短板”,迈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理顺机制,成果转化“顺”起来。洛阳着力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改进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推动科研院所以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理顺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服务,引导企业“动”起来。洛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既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创新要素保障、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尽心尽力为企业减负纾困,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企业精准把握产业发展新“风口”、科技创新新“风口”,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刚刚召开的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5%左右,新建各类创新平台400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引育河洛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等人才团队60个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戚帅华 本报记者 乔 地)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