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又叫“资金总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那么2021年,各大城市的资金总量变化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2021年末资金总量最多的20个城市梳理梳理发现,资金总量前10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和天津。其中,北上深三城超10万亿元,北京的人均住户存款已超20万元。位居第11到第20位的城市是武汉、西安、宁波、郑州、长沙、济南、青岛、无锡、合肥和福州。
2021年年末资金总量前20强城市(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整理)
三城超10万亿元 北京人均住户存款达22.27万元
数据显示,北上深的资金总量都超过11万亿,处于第一梯队。这三个城市也是我国三大全国性的金融中心,三城都拥有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比如证券交易所,以及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包括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机构等。
这其中,北京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99741.5亿元,比年初增加11659.9亿元,已经逼近20万亿大关,继续稳居第一。
北京则是金融监管中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十分集中。另外,北京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大型民企总部和从外埠迁入北京的企业总部,集聚的资金总量大。
不仅如此,北京的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发展十分突出,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也高,住户存款也多。数据显示,2021年末,北京住户存款达到48744.3亿元,按照当年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人均住户存款首次超过了20万元,达到了22.27万元。
上海是我国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拥有大量的跨国企业以及上交所等金融机构,总部经济、研发创新等十分突出,集聚的资金多。数据显示,2021年末上海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83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9966.51亿元;贷款余额96032.13亿元,比年初增加11390.73亿元。
其中,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461.13万亿元,增长25.7%。其中,股票成交额114.00万亿元,增长35.7%;债券成交额16.91万亿元,增长47.7%。
华南地区的深圳资金总量也超过11万亿,继续稳居第三。深圳市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强。12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1254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77240.78亿元,增长13.6%。
深圳之后,华南的另外一个一线城市广州以74989亿元位居第四,增速达到了10.6%。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认为,原先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产业结构是偏旧偏重的,但这几年包括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广州的产业结构实现快速转换,产业后劲不断增强。
长三角为何增速快
位居第五的杭州是众多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中唯一一个资金总量超过5万亿的城市。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044亿元,增长12.5%。目前杭州资金总量领先第六名的成都超过1.3万亿。
杭州资金总量大,一方面与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关。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12.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7.1%,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杭州是浙江省会,代表的省域是中国第四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很高。省会又集中了最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省内大量的资金等都会往杭州集聚。
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分列6到9位,四城的资金总量位于4万亿梯队,相互之间的差距比较小。直辖市天津以3.59万亿位居第10。
资金总量前十名的城市包括了四大直辖市和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这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最牛地级市”苏州。从区域分布上来看,10个城市来自四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4个,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各2个。
位居第10到第20位的城市分别是武汉、西安、宁波、郑州、长沙、济南、青岛、无锡、合肥和福州。其中,位居第11的武汉与天津一样,处于3万亿梯队,与天津的差距仅有2128亿,两地之间的差距也不大。武汉之后,从第12名的西安到第19名的合肥,均处于2万亿梯队。第20名的福州为1.9万亿,距离2万亿大关也已不远。
从增速来看,20强城市中,有10个城市增速达到或超过了10%,这10个城市中,有长三角地区有7个之多。这其中,宁波的增速高达13.5%,在20个城市中位居第一。上海和杭州也都超过了12%,南京超过了11%,此外无锡、合肥、苏州增速也都达到或超过10%。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GDP增速十分突出。包括杭州、无锡、合肥、南通、苏州、常州等长三角城市的两年平均增速均达到或超过了6%。
在人口流入方面,2021年江苏、浙江的人口增长速度均比较快,新增净流入人口较多。其中江苏在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的情况下,常住人口增加了28.1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了37.4万人。浙江常住人口增加了72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65.5万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长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增强,包括高铁等硬件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原先一些依靠土地、劳动力驱动的粗放型发展的地区,经济增长放缓;而拥有大量人才、工程师的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新阶段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百事通!新华全媒+丨福建:海上风电助力绿色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近年来,园区内的风电研...
天天快资讯丨28日收评:沪指跌2.25%再创阶段新低,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 财联社10月28日电,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盘面上,信创概念股相对活跃,雄帝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美利
“元宇宙”之路举步维艰 Meta三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封面新闻记者朱宁元宇宙产业正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最先开发这一概念的科技巨头,近期却让市场略显失望;从去年风风火火地改名...
世界看点:收评|三大股指集体下挫:创指跌超3%,沪指跌逾2%,两市超4500股飘绿 28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震荡下探,跌幅较深。其中,沪指跌逾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午一度红盘,午后跌幅扩
实时焦点:重庆啤酒发布2022年三季报 销量、营收、利润继续全面增长 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公司继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为应对新冠
上海经济前三季度走出“V形”显著反弹 图为茂名北路周末限时步行街于近期亮相,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组成的潮流市集,吸引市民参观体验。本报记者海沙尔摄“平稳开局、深...
无锡锡山发力智能制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江苏网讯10月26日上午,得发科高精密传动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举行,开启传动科技创新转型的新篇章。下午
环球聚焦:10月27日融资余额14525.6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9.49亿元 每经AI快讯,据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5578 98亿元,相较上个交易日减少5 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525
南海区西樵镇携手东方新蒙共建青年成才园 佛山新闻网讯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
【天天热闻】禅城区召开2022年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会议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贺勇...
世界快看:第十三届佛山车展拟下周开幕 实惠福利助力佛山车市年末再冲刺 佛山新闻网讯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报...
全球新消息丨遏制违法用地,禅城出台“全链条”监管措施 日前,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