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江苏新沂:花开时节 产业“云”集

消费日报网讯阳春三月,新沂市时集镇数万亩桃花竞相开放,汇聚成一片粉色的海洋。3月31日,“春山花海 云赏桃花”2022中国·新沂第七届“云上”桃花节在新沂举行。此次“云上”桃花节的“云”签约实实在在地“开”出了成绩,“结”出了硕果,共集中签约8个项目。其中,新材料和新能源项目5个,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总投资达3.6亿元。

这一组组数据正是新沂市时集镇招商引资的“成绩单”。从引进一个企业,到招来一个产业,再到进驻创新创业产业园,时集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现了华丽转身、从量到质的飞跃。

打好招商引资“亲情牌”,一直是时集的传统。“80后”企业负责人方宇也是时集镇创新创业产业园中的一名“土著”。大学毕业后,方宇一直在外打工。2017年,园区再建后,方宇创办的企业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开始运营,终于实现创业梦。“以前真是不敢想,家门口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工业园,终于不用再租废旧仓库作生产车间了!”方宇兴奋地说,目前企业年总产值30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80余人。感怀于时集镇提供的优质贴心服务,他主动当起了时集镇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在他的引荐下,徐州卓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强也多次来到时集镇园区实地考察,最终下定决心落户时集发展,目前项目已签约,预计7月份完成厂房装修和设备调试,今年产值可突破2000万元。

近年来,时集镇坚持树立“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理念,抓住工业“生命线”,牵住工业“牛鼻子”,强载体、聚项目,吹响了全镇招商引资的“集结号”。通过“政府建设+代建回购+企业自建+合作共建”这四种模式,构建以时集双创园为主、返乡创业园和民营工业园为辅的“1+2”园区发展格局。目前,时集已建成标准厂房近2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3.25万平方米的时集返乡创业园,即将开工建设2.36万平方米的工业邻里中心。园区现已集聚企业42家,职工21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为主,农产品加工、智能家居为辅的产业布局,年产值达15亿元。

有了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如何让“软”环境成为时集经济发展硬支撑?为此,时集镇主动出击,对接银行、担保公司等单位,为企业牵线搭桥,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江苏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享受“红利”的企业。2021年3月,时集镇从广东招引了该公司,自企业入驻园区以来,发展迅速,第1栋标房3条大型UV印刷机及10条旋切设备已投入使用。随着订单量大增,该企业又申请1栋8000平米标准厂房用于扩大生产。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园区为企业申请200万“园区保”贷款,为企业顺利拿下五粮液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企业发展迅速,已使用园区17200平方米标准厂房。贴心的政策、暖心的服务赢得入驻企业高度认可,一揽子务实举措坚定了更多企业扎根时集的信心。

“园区保”政策,真正让入驻企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时集镇作为新沂市首家签约“园区保”的乡镇,先后为企业联合提供“园区保”等信用贷款1500万元,牵线其他金融机构为园区企业贷款近800万元。并通过同中专校签订培养计划和对口帮扶千阳县引进技术人才等,多渠道帮助企业招工,解决“用工难”问题。2021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时集镇“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先进集体”的称号。去年,时集镇7次上新沂市项目论证会累计论证项目21个,并已全部签约、开工,其中投产项目18个,在全市乡镇板块中位居第一;新沂市重大产业项目“比学赶超”两次观摩活动中,时集镇均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10月份,新沂市镇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时集镇召开,成为镇街标杆。

如今,在时集这片沃土上,“政企”共同播撒“合作”的苗种、浇灌“希望”的雨露、结出“梦想”的果实。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时集镇党委书记张怀友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全镇上下将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大力弘扬“五种风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打造徐州工业第一县(市)贡献“时集力量”。

关键词: 招商引资 万平方米 标准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