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付一夫:令人不安的全球粮价上涨

中新经纬3月30日电 题:令人不安的全球粮价上涨

作者 付一夫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最近几个月,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菜价、粮价有一定幅度上涨,其背后推手是国际粮油价格大幅上涨,这一局面令人感到不安。

全球粮价并非近期才开始上涨。从数据上看,全球粮价自2020年起就已步入上升通道,近期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2022年2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突破2011年高位,奶类、谷物、植物油油脂等食品价格指数均持续走高,全球食品通胀颇为严重。

首要原因,当然在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扰动。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由于粮食生产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的生产活动,而供应链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既涉及到农场主、农民、工人等劳动者,又需要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还离不开加工厂、运输公司、批发零售商等合作伙伴。疫情重创了粮食生产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而抬升了粮食生产运输压力。

正因如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会同其它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疫情或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增一倍,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也将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极端天气频发也是影响粮食价格的关键因素。

2021年,以“拉尼娜现象”为代表的极端天气频频出现,给全球多个主要粮食生产国都造成较大破坏,继而抬高了粮食价格。例如,2021年中,加拿大史无前例的热浪和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导致豌豆价格飙升了一倍多;由于极端气温和洪水影响,巴西咖啡、比利时土豆和加拿大黄豌豆等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

2022年,俄乌冲突加剧,又再度给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增加了不确定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发布的信息,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全球19%的大麦、14%的小麦和4%的玉米产自这两个国家,二者在全球粮食贸易领域地位举足轻重。数据显示,两国小麦出口量合计约占全球出口量的1/3,玉米出口量合计约占20%。随着俄乌局势日益严峻,全球粮价仍面临进一步上涨动力。

相较之下,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就明朗多了。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

得益于此,中国粮食整体供给充裕。2021年全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285万吨,同比增长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历了2017年~2019年缩减后,自2020年开始恢复。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63万公顷,同比上涨0.74%。

从中国粮食消费情况来看,自2013年起,中国人均年度粮食消费量从148.71千克下降到了2020年的141.19千克,而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降低的主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变,食物品类更加丰富。

从门类上看,虽然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

从库存上看,根据Wind数据,当前中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左右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在2.1亿吨左右,粗粮库存在2亿吨左右,无产量情况下能满足全国约7个月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近14个月的消费需求。

虽然中国粮食储备非常充足,短期内不存在粮食短缺之忧。但中国粮食储备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例如,中国库存中虽有不少大米、小麦和玉米,但油料和糖类却不多;在品质方面,中国小麦库存以中筋为主,强筋和弱筋还是要进口。

总之,考虑到粮食作为保障民生的基础性物资,价格上涨过快过猛不符合中国国情,决策层会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稳定市场。因此,笔者认为,国内粮价大概率会呈现温和上涨之势,并不会出现像国际粮价那样暴涨暴跌的情况。中长期来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绝非永远万无一失,至少还有以下两方面潜在隐患须重视。

一方面,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并不算高。

虽然中国粮食产量丰厚,但人均水平并不高。业内普遍认为,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是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如果剔除饲料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等因素,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国则超过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过了560公斤/人。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供需紧张的局面。

另一方面,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中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比却不高,人均耕地面积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开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产田占比超过70%,不少优质耕地都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占。同时,伴随人口总量渐增与城镇化深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再加上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未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难免受到制约。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确保、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此,笔者尝试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研资源整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

第二,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务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并强调耕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保护,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以此增进粮食生产质量。

当下,“国内大循环”已成为经济发展主线,而粮食问题恰恰又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方为明智之举。粮食生产更是如此,无论是节约食物、杜绝浪费,还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人均耕地 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