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盘后,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双双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多的多晶硅采购协议,合同金额高达442亿元,这是两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再度合作。
2022年以来大热的光伏板块持续下跌,但光伏需求仍然保持较高景气,在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也正在加速扩产,呈现淡季不淡。
两龙头再度合作
隆基、通威签下百亿大单
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
3月21日,一则合作的签署公告引发行业关注。隆基股份8家子公司与通威股份的4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约定采购量达20.36万吨,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22年3月16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合同金额高达442亿元。
隆基股份表示,合作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硅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直接影响。同时,通威股份也提到,本合同为长单销售协议,有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近年来,隆基股份作为单晶硅片龙头企业,而通威股份也是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龙头,两家公司合作已持续数年。2020年9月,通威股份与隆基股份就确定了每年10.18万吨为多晶硅料交易量,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增加四川永祥注册资本及协商确定云南通威的投资等。
对于此次隆基又锁定通威未来两年近半硅料,业内人士指出,这侧面反映出光伏行业超高的行业景气度,随着投资增加,硅料产能释放价格下调,下游盈利水平有望得到修复。
行业景气度回升
头部企业大手笔扩充产能
国家能源局3月21日发布的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2年1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又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硅料企业产销两旺。通威股份3月9日公布了其2022年1-2月经营数据,公司净利润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50%左右。
与此同时,行业高景气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入局。3月14日,基隆股份才宣布了195亿元的大手笔扩产,今年2月以来,晶科能源、 特变电工、旗滨集团等企业也掀起一轮扩产潮,拟扩大硅棒、硅片、电池、硅料、光伏玻璃等环节产能,投资规模均高达百亿级别。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
“2022Q1需求景气度向好推升各环节产品价格,随着Q2上游产能释放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下行,叠加第一阶段加息周期结束同时中国加速新基建(光伏等)建设,光伏产业链迎来较好配置机会。”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由于近期下游硅片环节开工情况较满,下游采购需求旺盛的带动,当前国内市场硅料仍是供不应求,短期硅料价格有望继续稳中走强。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