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加息“如约而至”。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平,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议息会议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本次利率公布是否是利空落地?后续的加息力度会持续增强吗?一财号征集了一财号大V观点,为您解读近美联储加息进程。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后续可能更快加息
相对确定的是,美联储对遏制通胀表达了较强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认为,2022年美国通胀或呈现“前快后慢”特征,美联储在本次“小试牛刀”后可能更快地加息(这从鲍威尔竭力展现遏制通胀的决心和信心中可窥见一斑)。不过,考虑到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难以评估,以及缩表的规模和节奏仍有较高不确定性,美联储也许会在引导预期和“边走边看”之间继续“小心求证”。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本次加息只是”长征”第一步
议息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着重强调通胀压力,讨论了俄乌冲突的可能影响。美联储议息声明删除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继续认为“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保持强劲”,着重强调“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大流行、能源涨价及更广泛的涨价压力相关的供需失衡”。作为新增内容,美联储认为“俄乌冲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或对通胀造成额外的上行压力”。尽管市场对加息预期的消化相对充分,未来对缩表预期的进一步消化,可能使得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延续高波动,黄金配置价值凸显。
利率点阵图中,美联储大幅上修2022-2024年的利率预测,暗示本轮加息周期的幅度或超上轮。其中,有12位官员(占比超2/3)预计2022年至少加息7次(1次为25bp),远超过去年12月预测的3次。此外,超过1半的官员预计2023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上调至2.75%以上,远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1.5%。这意味着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次数或将达到11次以上,超过上轮周期的9次。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本轮美联储收紧货币对全球资产价格影响有何不同
现象一:利率开始抬升时,美股比黄金更敏感。
现象二:美国加息中国降息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竟然升值。本轮美联储收紧带来的美元回流力度可能不如以往。
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远大于上一轮。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美联储议息会议四大关键词
预期:下调经济,上调通胀。
点阵图:年内或加息7次,加息预期大幅上调。
缩表:5月或开启缩表。
收紧期间:各类资产表现,美元加息前走强,加息后走弱可能性大,新兴货币继续承压。
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美联储按常理出牌
这一次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间隔时间极短,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也表明美国经济衰退渐行渐近。尽管这一次全球经济和政治局势异常复杂,过去的经验还是对我们很有参考意义,投资者需要时间去见证资产收益的实现。对于前期没有遭受亏损的投资者来说,资产价格大跌后,现在反而是十年难遇的入市良机,此时,耐心比担心更能够创造价值。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次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间隔时间极短,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严格来说没有先例可循。而且,历史经验显示,大多数资产在经济衰退期间的表现并不理想。如果美联储的加息会比过去都更快带来经济衰退,那么我们看到的先例的参考价值就会大大折扣。因此,投资者必须结合经济基本面,政策变化以及资产估值高低来综合考虑,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分散化投资,多元化配置。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谢亚轩:短期利空落地,但仍需未雨绸缪
我们倾向于认为此次FOMC议息会议虽然开启了加息进程,但加息幅度、次数等细节符合之前市场预期,不会对市场带来巨大利空。之后披露的此次会议纪要中有关缩表的细节仍是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