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重载列车安全穿梭在太行之巅。 刘绍耕摄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国能朔黄铁路公司瞄准创建世界一流水平运输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市场为激发、标准为保证,大刀阔斧改革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党建引领,确保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三年改革以来,国能朔黄铁路公司认识到,国企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抓住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这个关键。结合朔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实际,该公司党委把党的领导嵌入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之中,构架起“一个目标引领、两套体系推进、三条具体路径实施”的高质量党建工作格局。从顶层设计上,该公司持续推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公司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建设规划;从体系结构上,构筑起以“五型”党建、“四强”党支部为四梁八柱的建设体系;从实施路径上,探索形成了融入生产中心工作的党建联合共建、聚焦重难点任务突破的创岗建区、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党建联合共建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合作的新模式、集团一体化运营的新典范、推动朔黄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公司党员突击队成员正在进行机车检修作业,保障机车质量安全。 辛萍摄
在牢牢把握党建与公司管理融合的过程中,国能朔黄铁路公司瞄准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关键目标,在改革行动中坚决把两个“一以贯之”作为“定海神针”,做到把脉定向、落地扎根。
市场激发,充分让指挥棒作用得到发挥
“我这个月单绩效工资一项就比上个月多了500多呢!”这是该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在实行市场化改革后的感叹。
改革实施中,国能朔黄铁路公司深刻认识到,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推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举措。因此,该公司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年底严格按照协议兑现薪酬,推进经理层成员收入能增能减、职务能升能降,进一步激发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企业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同时,发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推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中的“牛鼻子”作用,以上率下,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公司员工正在紧盯作业现场,保障生产安全。 缪红杰摄
该公司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劳动用工、考核分配等制度体系,积极推行员工公开招聘、岗位合同管理、全员绩效考核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与企业业绩考核、经济效益、攻坚任务等经营指标挂钩的考核分配机制,强化“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者有施展舞台和晋升空间,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通过改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基本建立,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形成。
对标管理,全面构建对标世界一流工作体系
改革攻坚过程中,国能朔黄铁路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要求,坚持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全面构建对标管理工作体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运输企业。选取国内6家有代表性的货运铁路公司,开展创一流管理提升对标和专业指标对标。根据最新对标数据显示,该公司与对标对象相比,在运能、效率、效益、财务、能耗等方面的18项指标中有13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项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通过持续对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公司通过党建联合共建融入中心工作,携手各联合单位积极推进1.6万吨重载列车试验。 胡军摄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覆盖了所有专业、管理层级、生产环节、人员、承包商的生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应用了被原国家安监局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21年,打造公司本质安全新高度。同时,该公司创新研制的世界首列重载综合检测车,实现了“动态检测、静态监控、综合分析、立体养护、状态检修、寿命管理”的重载铁路检修新模式,形成了检测模型、数据分析、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标准7项,3项标准和技术填补国际空白,1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建立了一套持续迭代的运输管理体系,1万吨、1.6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实现常态化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正在积极推进,形成了一套包含9个方面内容的重载运输技术标准体系,15项标准和技术实现国内一流。积极推进财务管理、重载铁路基础设施设备强化技术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挥引领效能。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国能朔黄铁路公司坚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世界一流水平运输企业创建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刘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