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六问杨国福之一:撑起麻辣烫第一股 拿什么保证品牌溢价?

中国商报(记者 王晶)你以为主业是卖麻辣烫的,其实是“收租”的。

你以为主业是“收租”的,其实是“卖货”的。

你以为主业是“卖货”的,其实是“割韭菜”的。

再仔细一琢磨,人家是搞供应链的。

继老乡鸡、乡村基、老娘舅之后,自称“商品交易总额、餐厅数量均列中国中式快餐第一位”的“中国麻辣烫第一品牌”杨国福2月22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570页的招股说明书读下来会发现,支撑起这家“中国麻辣烫市场排名第一”品牌年入11亿元的业务,并不是麻辣烫。

开店5783家 杨国福不卖麻辣烫搞“出租”

杨国福麻辣烫成立于2003年,经过19年的发展,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2003年,彼时的杨国福麻辣烫还处在黑龙江省内的探索期。也是在这一时期它开始通过加盟模式进行探索,直到2010年餐厅覆盖黑龙江省内大部分市县,及部分省外地区。

2011年开始,杨国福麻辣烫开始全国扩张之路。随着其门店数量快速增加,杨国福麻辣烫开始委聘第三方管理伙伴监督指导部分地区加盟餐厅,同时自建供应链体系,逐步扩大管理半径,并进入华北、华中地区。至2015年末,全国门店已经超过3500家。

自2016年起,杨国福麻辣烫逐步建立了自有研发及制造中心,统一供应调味料等产品,在产品、店面、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统一的品牌提升计划,门店网络也进一步拓展至华东、华南地区。

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麻辣烫餐厅网络(图片由杨国福招股说明书提供)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店,遍布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但是,真正由杨国福麻辣烫自营的餐厅却只有3家,其余5780家均为加盟店(5759家在境内,21家在境外),这与上市餐企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以直营模式为主有着明显不同。

据了解,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加盟餐厅,此为杨国福麻辣烫的主要收入来源;二是自营餐厅;三是其他收入。其中,加盟餐厅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收取的加盟费、系统维护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货品。

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数量发展历程(图片由国海证券研究所提供)

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情况(图片由杨国福招股说明书提供)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截至9月30日),杨国福麻辣烫的总收入为11.82亿元、11.14亿元以及11.63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加盟餐厅的收入贡献分别为10.36亿元、10.56亿元以及10.9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杨国福麻辣烫有关年度或期间收入总额的87.6%、94.8%和94.3%。

杨国福收入组成(图片由杨国福招股说明书提供)

也就是说,杨国福的运营核心,是运营品牌,然后依靠品牌溢价获取加盟餐厅的运营业务收入,这其实是一种“出租”模式。

估值200亿元 VC被吓跑

2021年底杨国福筹备IPO时曾开放过一轮融资,这是杨国福麻辣烫自成立以来的首次对外融资,引得一众投资人对此摩拳擦掌。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杨国福麻辣烫的期望估值一度喊到了200亿元。

对此情形,资本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一位专注于消费赛道的VC直言:“当时团队内部专门讨论了杨国福麻辣烫这个项目,被估值吓到了”。

最终,杨国福的这轮融资未能成功,最终估值也锁定在了140亿元左右。即使估值已经大幅下降,但距离市场投资人们给出90亿元-120亿元的估值仍有很大差距。有投资人指出,去年没有降低的估值预期,大约会在今年降下来,“否则营收和增长趋势很难支撑这个价格,二级市场未必买账。”

面对减少的客流量、翻台率、客单价等,餐饮品牌不得不开始接触资本市场,以提高开店速度,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然而,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红海,无法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情况下,杨国福麻辣烫如何能持续保证其品牌溢价呢?

网友对于杨国福的看法(图片为网络截图)

杨国福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走上了资本化道路,似乎想以更大数量的开店规模维护更高的品牌溢价。

在北京双井附近的一家麻辣烫门店,有正在就餐的消费者表示,居住地周围有什么麻辣烫店,自己就会选择光顾哪家,味道差别都不大,并没有非要去吃哪一家不可。可见,杨国福的“品牌含金量”,其实是依靠数量庞大的加盟商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麻辣烫属于大众化行业,品牌护城河较浅,消费者忠诚度低,行业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激烈,大面积开店反而导致餐厅利润被摊薄。伴随着开店成本不断升高,投资回报率以及加盟商的增速都会降低,“品牌含金量”自然也会受影响。

正如一位专注于餐饮的VC所言,“眼下这些餐饮公司选择IPO,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活下去,然后利用募集而来的资金占领市场,提前布局后疫情时代。”

关键词: 杨国福麻辣烫 招股说明书 资本市场